1 / 16
文档名称: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ppt

格式:ppt   大小:93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7/18 文件大小:9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代史专题复****br/>东莞市华侨中学:柳丽娟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1949年)
资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
反侵略反封建(反帝反封建)
中国近代史
侵略史
抗争、探索史
1、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3、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5、
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45)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地主阶级:
魏源:《海国图志》
洋务派:
洋务运动
2、
资产阶级: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辛亥革命
3、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
4、
无产阶级(中共):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化的探索
2、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
时间:
民族英雄:
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暴行: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民族英雄:
结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结果:
林则徐等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邓世昌等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影响:进一步加
深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
影响:大大加深了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
影响:完全沦为两
半社会,清政府成
为西方国家统治中
国的工具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中考直击:
1、[2012·莱芜]1、“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
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
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
一观点的是( )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2、[2011·湖北]一位老爷爷出生在19世纪初,
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
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
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
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员,目睹了“万园
之园”被焚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原因
政治派别
主张、内容
领导人
李鸿章、曾国藩等
康有为、梁启超等
陈独秀、李大钊等
性质
作用
十九世纪60-90年代
清政府内外交困
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重
认清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反对尊孔复古的逆流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变法维新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前期:民主、科学
后期:马克思主义
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进步知识分子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翻了清朝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
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准备了条件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中国近代史四次探索概要
进步的知识分子
孙中山
康有为
梁启超
图片
图片
1
2
1、图片1和2人物代表的阶级属性分别是什么?
2、比较这两
个派别思想主张的异同。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2、[2012·广东]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
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
“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
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
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 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4、
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1919年-1927年)
2、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年-1937年)
3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北伐战争
星星之火,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