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阿司匹林的质量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阿司匹林鉴定试验的原理及与药物结构的关系;
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
掌握阿司匹林分析的条件及要点
实验原理
药物
〜OCOCH3
^^COOH
本品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1,分 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水杨 酸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0.
1%。
(3)干燥失重
称取供试品
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为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成2mm以 下的小粒)。分取约1g或该药品项下所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 同样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供试品平铺厚度不可超过 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mm),精密称定。干燥失重 %以下的品种可只做一份,%以上的品种应做平行试验两 份。
干燥
除另有规定外,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干燥时,应将瓶 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取出时须将称量瓶盖好。
称重
用干燥器干燥的供试品,干燥后取出即可称定重量。
置烘箱或恒温减压干燥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 器中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30~60分钟),再称定重量。
恒重
称定后的供试品按(~)操作,直至恒重。
记录与计算
记录干燥时的温度、压力,干燥剂的种类,干燥和放冷至室温的时 间,称量及恒重数据、计算和结果(如做平行试验两份者,取其平均 值)等。
干燥失垂%二株一呢一阻x 100% 吧
式中:W1为供试品的重量(g) ; W2为称量瓶恒重的重量(g) ; W3为 (称量瓶+供试品)恒重的重量(g).
干燥至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
。干燥失重过程中的第二次及以后多次称重,均应 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炽灼残渣
空坩埚恒重
取坩埚置于高温炉内,将盖子斜盖在坩埚上,经700-800°C炽灼约60 分钟,关闭电源,将炉门稍打开,待炉温降至约400 C取出坩埚,移 置干燥器内并盖上盖子,放冷至室温(一般需30~60分钟),精密称 定坩埚重量。再在上述条件下炽灼约30分钟,取出,置干燥器内, 放冷至室温(与上次放冷时间相同),称量,直至恒重,备用。以上 炽灼操作也可借助煤气灯进行。
称取供试品
-,置已炽灼至恒重 的坩埚内,精密称定。
炭化
将盛有供试品的坩埚斜置电炉或煤气灯上缓缓灼烧(避免供试品骤然 膨胀 而逸出),炽灼至供试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冒浓烟,放冷至 室温,“炭化”操作应在 通风柜内进行。
灰化
除另有规定外,-,使炭化物全部湿润,继续在电 炉或煤气灯上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白烟完全消失(以上操作应在通 风柜内进行),将坩埚 移置高温炉内,盖子斜盖于坩埚上,在 700~800°C炽灼约60分钟,使供试品完全灰化。
恒重
按操作方法1自“取出坩埚稍冷片刻”起,依法操作,直至恒重。
以上炽灼操作也可借助煤气灯进行。
(一)干燥失重
由于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根据药典“凡例”的规定,应取未经干燥 的供试品进行试验,测定后再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因而干燥失
重的数据将直接影响含量测定;当供试品具有引湿性时,宜将含量测 定与干燥失重的取样放在同一时间进行。
2 .供试品如未达规定的干燥湿度即融化时,应先将供试品于较低的 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设定烘箱的温度时,应注意加热温度有冲高现象(尤其干燥温度较 低时),必要时可先设定至略低于规定的温度,待温度稳定后再调高 至规定温度。也可借助程序升温方法。
减压干燥,除另有规定外,(20mmHg)以下,并 宜选用单层玻璃盖称量瓶,如用双层中空的玻璃盖称量瓶,减压时, 称量瓶盖切勿放入减压干燥箱(器)内,应放另一普通干燥器内。减 压干燥箱(器)内部为负压,开启前应缓缓旋开进气阀,使干燥空气进 入,并避免气流吹散供试品。
初次使用新的减压干燥器时,宜先将外部用较厚的布包好,再行 减压,以防破碎伤人。
恒温减压干燥时,除另有规定外,温度应为60 r。装有供试品的 称量瓶应尽量置于温度计部位,以避免因箱内温度不均匀造成的误 差。
干燥失重测定,往往几个供试品同时进行,因此称量瓶宜先用适 宜的方法编码标记,以免混淆;称量瓶放入干燥箱的位置,以及取出 冷却、称重的顺序,应先后一致,则较易获得恒重。
称定扁形称量瓶和供试品以及干燥后的恒重, 位。
(二)炽灼残渣
,一般规定炽灼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