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doc

上传人:抱琴 2022/8/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会计信息失真
刘 敏 摘要: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会计主体的主要途径,是各种各样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或行动时所必需参考的依据。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会计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国际性课题,也是各国政信息失真导致资源浪费和信用危机
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把资金投入问题企业,导致了银行、广大投资者与股民的巨额损失,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用危机;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资金,延缓了它们的发展。
(四)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弱化了其竞争能力
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失真的分析结果,企业以其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无疑是危险的。失真的会计信息成为企业账目上的漏洞,例如,少列费用,虚列资产,导致企业对自身的错误估计,以此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加入WTO的国际性竞争,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多个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从主体角度分析其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外部原因
1、政府原因。政府是我国会计制度制定的唯一主体,它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定会计制度时往往过多考虑政府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这是造成其他利益主体弄虚作假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因之一。二是政府部分公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不力,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一些所谓献礼工程,指使或强迫会计单位造假。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处机制,国家和社会监督未起到应有作用,因而问题相当严重。
2、中介机构原因。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其发挥应有的“经济警察”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一是经济利益驱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会计中介机构自然也是如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为了招揽顾客,广大中介机构不得不答应客户的不正当要求,出具不实财务报告。二是执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这首先表现在专业素质上。目前,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总数还不到7万人,但众多仅仅通过五门考试而未在基层工作的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特别值得怀疑。其次表现在道德素质上。部分从业人员违背道德、诚信原则,而采取金钱***、***等手段来赢得市场。三是中介机构内部规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比较薄弱,不能保证职业行为准则有效实施。
(二)单位内部原因
1、单位负责人的原因。单位负责人往往出于筹资的目的、偷税漏税的目的、减少信息披露成本的目的以及制造政绩等目的,加之其法律意识和依法纳税意识不太强,经常授意或暗示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来实现其不良动机。另一方面所有者的单位负责人与经营者关系不顺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经营者大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则有经营者聘请,这使得所有者在获取会计信息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就使经营者有了做假账的可能性。
2、会计人员原因。一是在“会计热”的影响下,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会计专业,扩招会计专业学生,而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均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学校的教育产品――会计人员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