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最新伤寒沙门杆菌.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伤寒沙门杆菌.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8/1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伤寒沙门杆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少局部也可通过微生物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副伤寒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沙门菌还可引起胃肠炎和败血症。伤寒沙门菌进入消化道后,未被胃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对伤寒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血培养为最常用确实诊依据。伤寒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80%~90%〕,第3周约为50%,第4周后不易检出。由于骨髓中巨噬细胞丰富,含菌多,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粪便培养于伤寒第3~4周的阳性率较高。尿培养早期常为阴性,伤寒病程第3~4周有时可获阳性结
  果。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操作不便,病者不适,很少应用。玫瑰疹吸取物培养亦可获伤寒沙门菌,但不作为常规。
  〔Widal〕反响 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效价亦较高,并可维持数月。有少数患者抗体阳性较迟出现,或者抗体效价水平较低。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响始终为阴性。“O〞抗原为伤寒沙门菌
  、乙、丙杆菌的共同抗原,血清中检出高效价“O〞抗体不能区别四种不同的病原菌感染,但四者的鞭毛抗原〔“H〞、“A〞、“B〞、“C〞〕不同,可从四者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来判断感染的菌种。对未经免疫者,“O〞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A〞、“B〞、“C〞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通过每5~7日复检1次,假设效价逐渐上升,价值较大。假设只有“O〞抗体上升,而“H〞、“A〞、“B〞、“C〞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假设相反,只有“H〞、“A〞、“B〞、“C〞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增高可能是因其他发热性疾患所致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响。沙门菌D群与A群有局部的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产生“O〞与“H〞 抗体的交叉反响。
  :一些新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伤寒沙门菌抗原、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PCR 技术检测伤寒沙门菌核酸,快速、敏感,但临床常规应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四、细菌的防治
  重点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直至停药后一周,每周作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沿用已久的死菌疫苗保护作用不理想,口服减毒菌苗还在试用中。
   患者应严格隔离,严格卧床休息,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情况及大便性状的变化。注意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还要注意变换体位,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发热
  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进水份,必要时静脉输液以维持足够的热量与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稀饭或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饮食恢复必须循序渐进,切忌过急。饮食不当,有可能诱发肠出血、穿孔。高热时酌用冰敷、酒精拭浴等物理降温方法。烦躁不安者可用安定等镇静剂。便秘时以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或开塞露人肛,禁用泻药。腹胀时给予少糖低脂肪饮食。毒血病症严重的患者,在足量、有效的抗菌治疗同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病症,如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4mg, 每日一次,疗程 1-3d,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