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心中的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际关系学院
origin
fly to the sky
军事外交官的雄辩、睿智和智勇双全的形象,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坐落在长江之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便是“中国军事外交官的摇篮”。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英文名: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创办时间: 1951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军事院校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被誉为:“中国军事外交官的摇篮”
专业
培养目标
国际调研专业
培养军事调研业务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高级军事机关从事调研工作。
军事外交专业
培养军事外交工作干部。毕业学员适于从事军事外交工作。
国防外事专业
培养英语(俄语、日语)国防外事干部。毕业生适于在总部、军区机关从事涉外工作的翻译和我国军事外交官员的随从翻译。
外语师资专业
培养部队院校外语教员。毕业学员适于在军队院校从事外语教学工作。
边防情报专业
培养边防情报干部。毕业学员适于从事边防情报工作。
国际战略研究专业
培养军事情报整编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总部、军区机关及驻外武官处从事情报资料翻译、整编工作。
国际调研专业
培养军事调研业务骨干。毕业学员适于在高级军事机关从事军事调研工作。
军事联络专业
培养层次为大学本科,培养军事联络业务干部。毕业学员适于从事军事联络工作。
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5个学士学位授权点。
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2个硕士点
3个博士点,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
1个全国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3个军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1个学历教育专业
13个急需的任职教育专业。
ﮛ1957年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学院的毕业学员和部分干部、教员,并合影留念。
ﮛ1963年4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ﮛ1986年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ﮛ1998年7月,江泽民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院具有辉煌的历程和优良的传统,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
育人模式
“忠诚、奉献、严谨、求实”
“德才兼备,政治第一”
ﮛ EM3B型电话教学标准讲台荣获全军院校科技开发成果奖。
ﮛ尝试合力育人道路的“军政教学社会实践”荣获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
ﮛ在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测中,取得四连冠的优异成绩。
ﮛ在驻宁高校迎香港回归英语演讲比赛中,囊括全部英语专业组与非专业组第一名。
ﮛ在全国“韩素英青年翻译奖”评比中,连续多年位居榜首。
ﮛ出版专著322部,发表论文2109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的有766篇。
ﮛ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军队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
教学成果:学院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相继在全国、全军获奖
ﮛ驻南联盟“英雄武官处英模群体”、立志献身边防的“模范干部”刘光
ﮛ“军中焦裕禄”傅卫
ﮛ“新一代大学生楷模”冯敏
ﮛ“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何玉铭
ﮛ“维和英雄”杜照宇
ﮛ全军“爱军精武标兵”黄和平
ﮛ《冲出亚马逊》原型人物功臣王亚林和扈华国
ﮛ著名电影导演陆川、
ﮛ战地记者邱永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