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砖砌围墙施工方案-(1).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砖砌围墙施工方案-(1).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8/2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砖砌围墙施工方案-(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小区3#、4#、5#楼








2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3
第二章 施工准备……………第三章 施工方法
1、土方工程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均匀开挖→清底。
〔2〕操作工艺
①基槽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挖土。
②开挖基槽,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③机械开挖基槽和管沟,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一般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200㎜一层土不挖。以便经抄平后由人工清底挖出。
④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实际标高50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理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砖墙砌筑
〔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砖浇水→拌制砂浆→砌砖墙→验收。
〔2〕操作工艺
①组砌方法
砌体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②选砖
砌混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均匀,规格根底一致的砖。
③盘角
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应超过五皮,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应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④挂线
7
砌筑砖墙厚度超过一砖厚时,应双面挂线。超过10m的长墙,中间应设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度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根底。
⑤砌砖
砌砖应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应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为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以分面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
⑥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⑦变形缝按设计要求和根底作法留置。
8
第四章 质量标准:
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堆土场地。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
3、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4、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有关试验报告及复检报告,严格执行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下料。
5、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含水率宜为10%~15%,〔现场检验砖的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继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6、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筑长度不得超过750㎜;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度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
7、竖向灰缝不应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8、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外表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9、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10、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12、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及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9
第五章 质量通病及防范
1、防止基底超挖:开挖基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保护:基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基土的扰动。如果根底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0㎜地层不挖,待做根底时再挖。
3、混凝土及砂浆配制时,对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并确保各种材料的计量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防止因配合比不准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