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doc

格式:doc   大小:14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doc

上传人:知识海洋 2022/9/1 文件大小:1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倒梁法
倒梁法假定上部结构是刚性的,柱子之间不存在差别沉降,柱脚能够作为基础的不动铰
支座,因此能够用倒连续梁的方法剖析基础内力。这类假定在地基和荷载都比较平均、上部结构刚度较大时才能建立。别的,要求梁截面高度大于1/6柱距卸荷,于是条形基础端部的基底反力要大于按直线散布假
设计算获得的基底反力值。为此,较简单的做法是将边跨的跨中和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按计
算值再增添20%。
图4-13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计算简图
图4-14
基底反力局部调整法
不一样方法计算的截面弯矩比较
表4-1

计算方法
跨中与支座弯矩之和
各法的截面弯矩系数比值

第一内支座
中间支座
第一跨跨中
中间跨跨中
1
连续梁系数,悬臂弯矩不传达
1/8
1
1
1
1
2
1/
3
1/
4
1/5
当柱荷载散布和地基较不平均时,支座会产生不等的沉陷,较难预计其影响趋向。此时可采纳所谓“经验系数法”,即修正连续梁的弯矩系数,使跨中弯矩与支座弯矩之和大于,
进而保证了安全,但基础配筋量也相应增添。经验系数有不一样的取值,一般支座采纳,跨中
则采纳。表4-1是几种不一样的经验系数取值对倒梁法截面弯矩计算结果的比较,在对总配筋
量有较大影响的中间支座和中间跨,采纳经验系数法比连续梁系数法增添配筋约15?30%。
图4-15

某柱列表示图
【例题4-1】某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某柱列如图4-15所示,欲设计单向条形基础,试用倒梁
法计算基础内力。假定地基土为平均黏土,承载力特点值为110kPa,修正系数为、,土的天
然重度。
【解】(1).确立条形基础尺寸
竖向力协力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为:
因为荷载对称、地基平均,两头伸出等长度悬臂,取悬臂长度为柱跨的
1/4,,
则条形基础长度为27m。由地基承载力获得条形基础宽度
B为:
取,因为,不需要修正承载力和基础宽度。
(2).
用倒梁法计算条形基础内力
(图4-16)

净基底线反力为。

悬臂用弯矩分派法计算如图
4-16a,此中。
③四跨连续梁用连续梁系数法计算如图4-16b:

④将②与③迭加获得条形基础的弯矩和剪力如图4-16c,此时假定跨中弯矩最大值在③计算的处。
⑤考虑不均衡力的调整
以上剖析获得支座反力为,,,与相应的柱荷载不等,能够按计算简图再进行连续梁剖析,在支座邻近的局部范围内加上均布线荷载,其值为:

⑥将⑤的剖析结果再迭加到④上去获得调整后的条形基础内力争,假如还有较大的不均衡力,能够再按⑤的方法调整。
(3).翼板内力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