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课心得体会(15篇)(大一心理课心得体会3000字)
>心理课心得体会1
最近,听了三节心理健康教化课,一节是《在挫折中成长》,一节是《摇叶多姿的自己》,还有一节是《感恩成就幻想》。听了这三节课之后,本人有许多感受,在此略谈几点:心理课心得体会(15篇)(大一心理课心得体会3000字)
>心理课心得体会1
最近,听了三节心理健康教化课,一节是《在挫折中成长》,一节是《摇叶多姿的自己》,还有一节是《感恩成就幻想》。听了这三节课之后,本人有许多感受,在此略谈几点:
一、是心理健康课的常规常态还任重道远。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课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看这些课还发觉,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都还比较生涩。从学生的表情和行为来看,学生还没有进入一种常规常态的意识,好多孩子的表情让我们看到心理健康课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更多的是一件簇新的事物,与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化教学课程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还不能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样一些课。从《在挫折中成长》这节课来看,学生的参加度远远不够,特殊是男生组完全没有进入状态,那种对心理健康课的簇新感、生疏感一下子就流露出来。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老师为了做一个录像课而有意设计好的一个场景,学生完全没有上心理健康课的阅历和常规。老师也没有进入课堂之中,面对学生的真情流露老师往往麻木不仁,有时候干脆是一副冷漠的表情,缺乏心理健康老师最至少的同理心。这样的课完全没有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里面。在课堂中能够流露真情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情实感,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官方话,缺乏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二、是缺乏正确的观点表达和对错误相识的辨析。老师上课特别死板,缺乏生成性,PPT都是事先做好的,学生的探讨没有真实的展示,课堂完全根据老师的预设来进行各个环节。这主要由于缺乏正常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而让临时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缺乏足够的灵性和活力。比如学生在探讨如何战胜挫折时,有些学生提出通过玩嬉戏短暂遗忘挫折和苦痛。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缺乏引导学生刚好辨析的实力。忽视课堂的生成性,没有抓住教化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教化和正确引导。
三、是缺乏合乎心理特点的教学设计。心理健康课更应当根据心理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但是在这几节课中确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比如在《感恩成就幻想》这节课中,授课老师不注意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而是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坐着,这不利于学生自由想象地发挥。另外还有背景音乐的设计不好,不但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扰乱学生的视听,干扰学生的探讨和自主学习。在《摇叶多姿的自己》这节课中,学生有大段的时间去自己活动,这里赐予学生的时间太长,整节课显得过于沉闷,过于简洁,内容也不充分,学生的沟通和自主表达也显得过于匆忙,没有深化学生的内心,没有真情的流露。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三个老师都没有给学生一个平安的心理环境,学生的表达不充分,情感流露得不充分,许多话都是说教性的,不痛不痒的。学生说的不是自己的心里话,而是一些官方话,是一些大而空的话,是一些人云亦云的废话,没有深度没有情感。从这一点来看,这些心理健康课完全背离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宗旨。从许多学生表现的课堂细微环节,我们不难发觉这些课完全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心理健康课,是一种应景性的是为参与竞赛而匆忙录制的课。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心理健康课距离常态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我们的学校教化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的作用,心理健康课乃至心理辅导还处于学校教化的边缘化地带。特殊是在我们一些中学学校,这种状况更为普遍。这就进一步促使我们的确要抓好我们心理健康课和心理辅导工作的落地,让学校教化展示出心理健康课在学生学习和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不少有识之士和一些家长,已经充分相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我们许多学校急于抓升学率,抓应试教化,而忽视了不会立竿见影的心理健康教化和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变更这种局面,就要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及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心理健康教化和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
>心理课心得体会2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实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志向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足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
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稳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足;由于所定目标和志向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备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恒久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