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3高考试题——生物(江苏卷)解析版 】是由【lu2yuwb】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高考试题——生物(江苏卷)解析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绝密★启封前
一、单项选择题:本局部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表达,正确的是〔〕
、H、O、
【答案】A
、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表达,正确的是〔〕
,全能性越强
,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答案】B
【解析】全能性是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弱,A错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增殖失控,B正确;人是多细胞生物,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C错误;幼年个体生长的过程需细胞增殖分化,成年后也需细胞增殖分化,D错误。
,正确的是〔〕
、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
、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乳腺癌细胞的分裂能力比乳腺细胞强,所以乳腺癌细胞比乳腺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A错误;细胞核移植发生在同种或异种生物的细胞之间,B错误;由于胚胎分割形成的多胚中遗传物质少,营养物质少,成功的可能性低,所以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有限,C正确;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维生素、激素起调节作用,不是能源物质,D错误。
、方法及结论的表达,错误的是〔〕
,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别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别离比,认同了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
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答案】D
,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答案】B
【解析】人体组织液中Na+浓度较高,K+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细胞内液中Na+浓度较低,K+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二者渗透压比拟接近,维持组织细胞正常形态。所以B项正确。
,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所以各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答案】C
,正确的是〔〕
,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
,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答案】B
【解析】发烧时,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降低,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A错误;胰蛋白酶在小肠中发挥作用,消化分解蛋白质,B正确;温度越低,果胶酶活性降低,细胞壁分解速度减慢,果汁澄清速度越慢,C错误;白醋呈酸性,使酶变性失活,所以洗衣时加少许白醋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酶活性降低,D错误。
,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与清水组相比,蔗糖组和细胞分裂素组中鲜花鲜重累积增加率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正确;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提供能量,B正确;蔗糖+细胞分裂素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高,说明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C正确;第5天清水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最高,D错误。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的是〔〕
,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B
、乙为两种果蝇(2n),以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答案】D
【解析】与图甲相比,图乙染色体1发生了倒位,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间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A错误;甲染色体1发生倒位形成乙,B错误;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序列不完全相同,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固定化酶实现了酶和底物的别离,酶可重复利用,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氧气,故固定化酶的应用不需要氧气,与溶解氧交换受阻没有影响,B错误;固定化细胞可用于生产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如分泌蛋白等,C正确;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没有化学键,不通过共价键结合,D正确。
,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
【答案】A
,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1mm×
,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答案】B
【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有1mm×1mm×,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假设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D错误。
,正确的是〔〕
【答案】A
,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答案】A
【解析】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不定向的,环境起选择作用,不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A错误;X射线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B正确;通过杂交实验可知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假设子代表现为突变性状,那么为显性突变,假设子代表现为正常性状,那么为隐性突变,C正确;假设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突变性状,那么为可遗传变异,假设后代无突变性状,那么为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
、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迁移需要消耗ATP
、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D
【解析】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的糖蛋白识别,结果使白细胞黏着,A正确;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均是耗能过程,消耗ATP,B正确;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腐乳的制作〞实验,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影响毛霉生长
,那么腐乳坯外表会出现黏性物
,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D
【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翻开;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假设兴奋那么Na+内流,假设抑制那么Cl-内流。
“微生物的别离与培养〞实验时,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翻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应将翻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以CaCl2溶液作为凝固剂
,为胚状体提供碳源
,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储藏
【答案】C
【解析】胚状体是外植体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结构,A错误;该过程中海藻酸钠是包埋剂,CaCl2溶液是凝固剂,B错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和能源,C正确;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可与空气相通,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局部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Ⅲ、郁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答案】ABC
,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表达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
%~20%进入浮游动物
【答案】AC
【解析】不同季节的温度不同,那么不同水体中藻类种群不同,是影响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A正确;该发生富营养化,那么藻大量繁殖,数量增加,种类不一定增加,B错误;图示说明夏季藻类种类最多,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种类可能最多,C正确;浮游藻类的能量大约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元素等物质不存在该比例关系,D错误。
,错误的是〔〕
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复原糖
,发生质壁别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答案】BD
,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J冶型增长
,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ABC
、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冶实验中局部操作步骤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2中参加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答案】BCD
【解析】图1中参加蒸馏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其中的核物质,图2中参加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的浓度,使DNA的溶解度降低析出,A错误;由于DNA溶于水,所以图1中完成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需保存滤液,B正确;图2中DNA析出,那么过滤后弃去滤液,保存黏稠物,C正确;在图1中鸡血细胞液中参加少许嫩肉粉,蛋白质水解形成肽和氨基酸,溶于水,不利于去除杂质,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局部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以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2)假设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填序号),合成后通过运输到(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
性。
(4)假设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填序号)发挥作用。
【答案】〔1〕④⑤〔2〕①②囊泡③〔3〕核孔选择性〔4〕④
27.(8分)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以下图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消耗的C5由经过一系列反响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答案】〔1〕光照强度、CO2浓度O2〔2〕C3C3
〔3〕[H]和ATP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4〕P2植株光合作用能力强,但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产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