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改装相关的参数计算和说明
轴距及后悬
理论轴距的计算
单后桥车辆的理论轴距即为前轴到单后桥的距离,见图1。
图1
双后桥车辆的理论轴距即为前轴到平衡轴的距离,见图2。
图2
双转向前轴的车辆的理论轴距即为从第一前轴到单后桥(或平衡轴)的距离,见图3。
图3
带中间支承轴或后支承轴的车辆的理论轴距需要根据轴荷分配来确定。
汽车的后悬
GB7258中规定“客车及封闭式车厢(或罐体)的机动车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65%。对于专用作业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其后悬可按客车后悬要求核算,其他机动车后悬不允许超过轴距的55%。。
注:对于多轴机动车,其轴距按第一轴至最后轴的距离计算(对铰接客车按第一轴至第二轴的距离计算),后悬从最后一轴的中心线往后计算。对于客车,后悬以车身外蒙尺寸计算,如后保险杠突出于后背外蒙皮,则以后保险杠尺寸计算,不计后尾梯。
确定最佳重心位置的要点
上装和装载货物的最佳重心位置是根据最大允许轴荷确定的。在计算时必需考虑底盘上的重物如电瓶箱、油箱和备胎架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及是否增添了其他重物如随车起重机或副油箱等。
当改装后的整车最大总质量小于前后轴允许的最大轴荷之和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前轴的最大轴荷,但不得超过最大设计总质量。
在各种负荷情况下,前轴轴荷不得小于当时汽车总质量的20%。
汽车或汽车列车驱动轴的轴荷不允许小于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允许总质量的25%。
半挂汽车列车空载时的驱动桥轴荷不得小于当时列车总质量的30%。
确定了改装后专用车辆的轴荷后,根据轴荷分配计算出上装的最佳重心位置。
重心高度的计算
由于轮胎气压及零部件的公差,底盘重心高度的公差为±30mm。
改装后空、满载时的整车高度的计算方法就是将底盘质量、上装质量、设计装载质量和其他附加质量分别乘以各自的重心高度并且相加之后除以当时的总质量而得出的。
质量利用系数
质量利用系数体现了底盘及上装在减轻自重,合理利用材料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同类型车型该系数越大越好。
公式中:fmass 质量利用系数
LDP 最大允许装载质量
GE 汽车空载质量
最高车速
在剩余功率不为零的情况下,最高车速可按下式计算。
公式中:Vmax 最高车速
nE 发动机额定转速
r1 轮胎滚动半径
iG 变速器速比
i0 驱动桥速比
在出现剩余功率为零的情况时,最高车速可根据《汽车理论》进行详细计算。
最大爬坡度
最大爬坡度可按下列公式分三步计算得出:
公式中:MEmax 发动机最大扭矩
ηG 变速器机械效率
η0 驱动桥机械效率
r2 轮胎静力半径
Ftan 驱动力
变速器取力器的功率或扭矩
取力器的功率计算公式:
取力器的扭矩计算公式:
取力器的转速计算公式:
公式中:PP 取力器功率
MP 取力器扭矩
nP 取力器转速
ηP 取力器机械效率
PE 发动机功率
ME 发动机扭矩
nE 发动机转速
比功率
比功率即额定功率与最大总质量的比值,单位为“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