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财务管理自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财务管理自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6)财务关系
一、公司的财务活动
一般是指公司从事的与资本运动有关的业务活动。从公司资本的具体形态看,资本是公司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来源看,是公司的负债和股东权益。
公司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股利分配活动。
(一)筹资活动: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本,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入。公司偿还银行借款、支付利息及股利、支付借款手续费以及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费用等各种费用,则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出。这种由于资本的筹集和使用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投资活动:公司把筹集到的资本投资于公司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公司的对内投资;用于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形成公司的对外投资,对内与对外投资均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出。当公司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的本金和收益时,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入。这种由于公司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三)经营活动:首先,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菅活动中,要采购材料和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公司将产品或商品销售之后,可以取得资本的流入,收回资本;最后,如果公司现有资本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采取短期借款的方式筹集所需资本。由于生产经营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经营活动引起的财务活动。
(四)股利分配活动:在会计期末,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和对外投资而分得的利润,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首先,依法纳税;其次,用来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最后,向股东分配股利。这种因分配而产生的资本流动便属于股利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公司财务关系
公司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一)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最为根本,表现为公司的投资人向公司投入资本,公司向其支付股利。
(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公司向债权人借入资本,并按照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期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务与债权的关系。
(三)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将闲置资本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公司投资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四)公司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将其资本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的关系。
(五)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为资本的结算关系。
(六)公司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在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为劳动成果的分配关系。
(七)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要按照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而与国家税务机关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为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关系。
(一)投资管理
投资是指公司为了获得未来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本投放活动。
投资管理主要研究和解决公司应该投资于什么样的资产,投资规模多大,并在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直接投资,把资本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便获取利润的投资。
间接投资,把资本投放于金融性资产,以便获取利息、股利以及资本利得的投资,又称证券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其影响超过一年的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其影响不足一年的投资。
(二)筹资管理
筹资是指公司资本的筹集。
筹资管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公司所需资本,包括向谁筹集、在何时筹集、筹集多少资本,以及确定各种长期资本来源所占的比重,即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权益资本,指公司股东提供的资本,在经营期间不需要归还,筹资风险较低,但股东预期报酬较高,加大了公司使用资本的成本。
借入资本,指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它有固定的还本付息时间,有一定的筹资风险,但其要求的报酬
常低于权益资本。
长期资本,指公司可以长期使用的资本,包括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公司可长期使用)
短期资本,指一年内要归还的短期借款。(主要解决临时性资本需要)
所谓资本结构,就是指公司长期资本来源中权益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比例关系。
(三)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决定用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资本规模,决定保留多少现金以备支付的需要。
营运资本筹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包括决定向谁借入短期资本、借入多少短期资本、是否采用赊购的筹资政策等。
(四)股利分配管理
股利分配是指确认在公司获取的税后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有多少留存在公司内部作为再投资。
股利分配管理主要是制定股利分配政策,需要结合税法对股利和出售股票收益的不同处理、未来公司的投资机会、各种资本来源、机会成本、股东对当期收入和未来收入的相对偏好等情况制定本公司的最佳股利政策。
一、金融市场
资本供应者和需求者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本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信贷和资本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进行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参与金融交易活动的各个经济单位,简称为参与者(公司、个人、政府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各种金融资产(货币、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流通的存单、普通股股票、优先股股票、储蓄者将货币存入金融机构取得的存款凭证、公司开具的应收与应付票据)。
,交易所交易和柜台交易。
,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信用交易。
(二)金融市场的种类
三、利息率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衡量资本增值量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资本的增值与投入资本的价值之比。从资本流通角度看,利率为资本的交易价格。
利率受供求情况、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市场利率可用下式表示:
R=PR+INFLR+DR+LR+MR
式中:PR是纯利率;INFLR是通货膨胀补偿率;DR是违约风险收益率;LR是流动性风险收益率;MR是期限性风险收益率。
(一)纯利率
在无通货膨胀和无风险情况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通常用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来表示。
(二)通货膨胀补偿率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使投资者的真实收益率下降,因此提高利率水平以补偿其购买力损失。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券利率由纯利率和通货膨胀补偿率两部分组成。
(三)违约风险收益率
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如果借款人经常不能按期支付本息,则说明该公司违约风险较高。投资者为了减少损失,必然要求提高收益率以弥补违约风险。一般将国库券与拥有相同到期日、变现力和其他特性的公司债券两者之间的利率差距作为违约风险收益率。
(四)流动性风险收益率
流动性风险是指某项资产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如果一项资产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说明其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好,流动性风险低,利率低;反之,则说明流动性风险高,利率高。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性风险小的债券和流动性风险大的债券利率相差1%~2%,即流动性风险收益率。
(五)期限性风险收益率
期限性风险是指因债务到期日不同而带来的风险。一项负债,到期日越长,债权人承受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承担的风险就越高。为了弥补这种风险而提高的利率水平,就是期限性风险收益率。长期利率一般要高于短期利率,这就是期限性风险收益率。
第二章时间价值与风险收益
一、时间价值的概念
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的资本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
时间价值的相对数理论上等于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实际工作中用通货膨胀率很低时的政府债券利率来表示;绝对数是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增值额。
时间价值的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资本让渡的时间期限,二是利率水平。
现值:一是指未来某一时点的一定量资本折合到现在的价值;二是指现在的本金。通常记作“P”;
终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资本在未来某一时点的价值,即未来的本利和,通常记作“F”。
二、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单利及其计算
单利是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即资本无论期限长短,各期的利息都是相同的,本金所派生的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利息。
是指一定量的资本在若干期以后包括本金和单利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
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F=P+P×n×r=P×(1+n×r)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I=P×n×r
式中:P是现值(本金);F是终值(本利和);I是利息;r是利率;n是计算利息的期数。
是指未来在某一时点取得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一定折现率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某人3年后将为其子女支付留学费用300000元人民币,20×5年3月5日他将款项一次性存入中国银行,%。则此人至少应存款的数额为:
现值的计算与终值的计算是互逆的,由终值计算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这时的利率称为折现率,相应的计息期数称为折现期数。
(二)复利及其计算
复利是指资本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该期所派生的利息再加人本金,一起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间隔,如年、季或月等。
复利及其计算
第n期末:
式中: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r,n)表示。(可查表)
因此,复利终值也可表示为:F=P×(F/P,r,n)
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
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则:
方案一5年后的终值为:
F=80×(F/P,7%,5)=80×=(万元)
由于方案一5年后的付款额终值()大于方案二5年后的付款额(100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为有利。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在某一时点取得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复利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根据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互为逆运算):
式中: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F,r,n)表示。(可查表)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P=F×(P/F,r,n)
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
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则:
方案二5年后付款100万元的现值为:
P=100×(P/F,7%,5)=100×=(万元)
由于方案二付款的现值()小于方案一(80万元)的现值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有利。
(三)年金及其计算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年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每次收付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同。即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发生一次收款(或付款)的业务,各期发生的收付款项在数额上必须相等。
保险费、养老金、租金、等额分期收款、等额分期付款、零存整取或整存零取储蓄。
按每次收付款发生的时点不同,年金可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四种形式。
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后付年金。这种年金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最常见。年金一般用符号A表示。
年金及其计算——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如:从第一年起,每年年末存入银行相等的金额A,年利率为r,如果每年计息一次,则n年后的本利和就是年金终值。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到:
式中:称作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或一元的普通年金终值,记为(F/A,r,n)。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可直接查表,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整理上式,可得:
式中:称作普通年金现值系数或一元的普通年金现值,记为(P/A,r,n)。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可直接查表,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它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现值,是指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整理上式,可得:
或
C公司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台设备,期限5年,租赁合同规定于每年年初支付租金2万元,预计设备租赁期内银行贷款利率为6%,则该设备租金的现值为:
P=2×(P/A,6%,5)×(1+6%)
=2××=(万元)
或
P=2×[(P/A,6%,5-1)+1]
=2×(+1)=(万元)
即付年金终值,各期期初等额系列收付款的复利终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整理上式,可得:
或
D公司在今后5年内,于每年年初存入很行100万元,如果存款年利率为6%,则第5年末的存款余额为:
F=100×(F/A,6%,5)×(1+6%)
=100××=(万元)
或
F=100×[(F/A,6%,5+1)-1]
=100×(-1)=(万元)
递延年金是指距今若干期以后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凡不是从第一期开始的年金都是递延年金。
年金及其计算——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现值,用公式表示为:
或
递延年金终值,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与递延期长短无关。
E公司于年初存入银行一笔资本作为职工的奖励基金,在存满5年后每年年末取出100万元,到第10年年末全部取完。假设银行存款年利率为6%,则该公司最初应一次存入银行的资本为:
P=100×(P/A,6%,5)×(P/F,6%,5)
=100××=(万元)
或
P=100×[(P/A,6%,5+5)-(P/A,6%,5]
=100×(-)=(万元)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系列收付的款项。
如,优先股终值,不存在计算问题,因其没有终止时间。
现值,其计算公式由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年金及其计算——永续年金
F公司拟建立一项永久性的科研奖励基金,计划每年提供10万元用于奖励当年在技术研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如果年利率为10%,则该项奖励基金的金额为:
识记:(1)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2)标准离差与标准离差率(3)期望值
(一)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按照风险可分散特性的不同,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市场收益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收益率的变动性,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因而又称为市场风险。这些因素包括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税制改革、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变等。这类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因而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故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一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它是特定公司或行业所特有的风险,因而又称为公司特有风险。
例如,公司的工人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重要的销售合同或者发现新矿藏等。这类事件的发生是非预期的、随机的,它只影响一个或少数几个公司,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的有利事件所抵消。
资产的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
离散程度是指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
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主要有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等。
(二)期望值
期望值又称预期收益,是指对于某一投资方案未来收益的各种可能结果,以概率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
它是衡量风险大小的基础,但它本身不能表明风险的高低,其基本计算公式是:
式中:是期望值;Pi是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n是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Ri是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收益。
结论:
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期望值越大,说明预期收益越好。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概率分布越集中,实际可能的结果就越接近期望值,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小,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小;反之,投资的风险就越大。
(三)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是指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于期望值的离散程度。
标准离差通常用符号σ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风险的高低,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
结论: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说明各种可能情况与期望值的偏差越大,风险越高;反之,标准离差越小,说明各种可能情况越接近于期望值,意味着风险越低。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值之比。
通常用符号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以相对数反映方案的风险程度。
结论: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高;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