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区域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420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s of the Regional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总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 城市规划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区域规划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经济构成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本课程继承国内外区域规划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实践成果,系统阐述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明确区域规划性质及其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优势判断,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组织、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发展管制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区域规划编制程序及其内容框架。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与优势判断,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组织、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发展管制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进行区域规划的编制。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区域规划导论
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规划的性质;
了解相关的区域发展理论;
了解区域规划的任务。
教学内容
区域规划性质
主要内容:区域规划概念,区域规划性质,区域规划地位
区域发展理论
主要内容:核心-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研究新动向
区域规划实践
主要内容:国外规划实践,国内规划实践,区域规划原则
区域规划任务
主要内容:确定发展方向,区域合理布局,人口居住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协调
课后练习
结合老师课堂所讲内容,阅读教材及相关参考书,复习本章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以课堂多媒体的讲授为主。
第二章区域发展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环境条件
主要内容:自然条件分析;生态环境评估
第二节社会经济基础
主要内容:社会发展分析;经济基础评价
第三节综合比较优势
主要内容:市场竞争体系;比较优势判断
第三章区域发展战略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展战略概述
主要内容:发展战略涵义;发展战略内容;发展战略特征;发展战略回顾
第二节战略指导方针
主要内容:指导思想确立;战略方针制定
第三节战略目标定位
主要内容:发展目标体系;发展结构协调;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节战略实施措施
主要内容:战略重点选择;战略布局模式;战略实施步骤
第四章产业发展组织
(一)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产业结构诊断
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概述;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问题
第二节优势产业选择
主要内容:优势产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