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7
文档名称:

浙江大学招聘1名行政事务服务专员(安排至先进技术研究院)【答案解析】模拟试卷4.docx

格式:docx   大小:82KB   页数:1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浙江大学招聘1名行政事务服务专员(安排至先进技术研究院)【答案解析】模拟试卷4.docx

上传人:燕燕盛会 2023/2/3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浙江大学招聘1名行政事务服务专员(安排至先进技术研究院)【答案解析】模拟试卷4.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浙江大学招聘1名行政事务服务专员(安排至先进技术研究院)【答案解析】模拟试卷4 】是由【燕燕盛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大学招聘1名行政事务服务专员(安排至先进技术研究院)【答案解析】模拟试卷4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浙江大学招聘1名行政事务服务专员(安排至先进技术研究院)【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试卷试题:共200题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共100题)
,其收益应归_____。
A:物业公司
B:小区业主共有
C:房地产开发商
D:小区所在地居委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该笔租金应当归全体业主所有,物业公司只能从中扣除物业管理成本。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①开展整风运动;②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③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延安整风运动于1941年5月开始。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奉命于1941年春开进南泥湾。中共中央宣传部1942年5月2日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指鹿为马”这一成语描述的历史人物是_____。
A:刘瑾
B:安德海
C:王振
D:赵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指鹿为马”这一成语出自《》,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髙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可采取_____措施。
A:最高限价
B:价格政策
C:最低限价
D:货币贬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最低限价,是指政府制定的高于市场价格的限制价格,不允许市场价格跌至这一最低限价。政府实施最低价控制,主要原因有:①保护某行业的收入;②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③避免可能出现的短缺。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A: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从而完成了一个周期。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社会各部门对货币的需求量总和。
A:货币需求
B:货币需求量
C:货币供给
D:货币共给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货币需求量是指一国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社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的需求量总和。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行走,两人在出发点分别放下1个标志物。再前进10米后放下3个标志物。前进10米放下5个标志物,再前进10米放下7个标志物,以此类推。当两个相遇时,一共放下了几个标志物?_____
A:4489
B:4624
C:8978
D:924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
数列问题
解析
以10米为间隔,可知1350米的路程被分成135个间隔,因此共有136个放标志物的点,按甲乙平分为两组,每组为68个点,故甲或乙最后均放置135个标志物。由求和公式可知总数为(1+135)÷2×68×2=9248。因此正确答案为D。
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秒杀技
易知全程被分为135个间隔,从而得出每组放置标志物的点为偶数,注意到每次放下标志物都为奇数,从而可知每组的标志物总数必然为偶数。又考虑到甲乙两组是相同的,而选项中C、D分别为A、B的两倍,而A、B中B为偶数,故可猜测B为一人放下的标志物数,而D为答案。
标签
猜题技巧

A:日本
B:朝鲜
C:中国
D:古罗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故选C。
本题所属考点-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
2010年该省人口增长率为: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表一第二列后两行,所求为最接近的是A项。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并放出新的_____的现象,称核裂变反应。
A:质子
B:轻子
C:中子
D:原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_____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D: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胜利”号货轮在3天内共航行了150海里,请问货轮平均每天约航行多少千米?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A
考点
行程问题
解析
本题应注意单位的换算,1海里=,×150÷3=。故正确答案为A。
,将在街上游逛的公民乙带进联防办公室询问,并将其殴打致伤,乙所受的损失由_____。
A:甲自行负责
B:乙自行负责
C:乙所在单位负责赔偿
D:在国家赔偿后,应向甲追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D【解析】《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该法第7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该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据此,本题应选D。
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是_____。
A:中国革命力量相对薄弱
B:十月革命成功经验
C:中国阶级关系
D:中国的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二大还通过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在当时是必要的选择,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过消极方面的影响。
:
(1)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2)知识就是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
(3)推理是运用一定的法则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的思维活动。
以下三个例证中,与定义相符的个数有几个?()
(1)竹竿浸入水中被水折成两段,出水后竹竿又恢复原状。
(2)竹竿在水中并未被折断,而是由于光线的折射使人产生了错觉。
(3)竹竿浸人水中被水折成两段,这是客观不同的缘故。_____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