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议青州风格的源头.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青州风格的源头.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7/10/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青州风格的源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青州风格的源头
摘要:近年来,在山东青州及其周围的博兴、诸城等地,出土了大量的北朝时期的单体佛造像。因其制作工艺精美、风格鲜明独特、地方特色突出,故在美术界一致以青州风格相称。那么其源头究竟来自何方?目前学术界还未有定论。本文主要就目前几种流行的观点做了陈述,并就其中笔者赞同的“受旅印僧法显的影响”一说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与论述。
关键词:青州风格;笈多风格;源头
中图分类号:K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58-02
一、风格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在山东以青州为中心的博兴、高青、无棣、临朐、诸城等县市区多次成批地出土了大量的北魏晚期、东魏和北齐时期的个体佛教造像。尤其是1996年10月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残石佛像更是震惊了学术界,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一发现是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的一次重大成果”①“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造型和雕刻之精、彩绘保存程度之好实属罕见”②。
青州地区出土的这批石佛造像数量众多、雕刻精美无疑是研究佛教艺术和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资料,但其艺术风格与早已发现的新疆(西域)、凉州和云冈、龙门模式有明显的不同。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的造像内容、佛像造型和绘画雕刻装饰等方面都有地方特色,因此,学者专家们为它划归了一个新的佛像艺术类型
―以个体石造像为主的青州风格。
所谓青州风格首先是以单体石造像为主,时间在北魏末期到北齐时期,且时代愈晚风格特点愈突出;其造像身体表面平滑如纸,只辅以简单的线刻,有的通体简刻而涂金等色彩;立佛的佛衣做圆领,菩萨的佩饰繁缛精细;佛像的目光沉静祥和,富于内在精神的刻画,加上浓厚的宗教气息,极具感染力。此外,东魏背屏式佛像中的高浮雕蟠龙俯首衔莲,身尾上翘弯曲成S型的造型(图一)也是青州风格中所特有的。

二、学术界专家学者们对青州风格源头的探究成果
现在学者专家对青州模式的源头主要有以下观点:
费泳在对南北朝时期青州及成都万佛寺造像进行风格对比分析后认为,青州造像的风格源自南朝并影响至唐;宿白先生在关于青州的三篇重要文献之一“佛像”篇中分析对比了这批造像与笈多时期秣菟罗佛像的形成因素并结合文献提出东魏晚期至北齐(公元6世纪中叶)青齐地区出现薄衣佛像其明显的外来特征有三个来源―“流滞高齐的葱岭东西诸胡”、“直接自天竺东来中原的沙门信士”以及南朝的影响③;杨泓先生指出青州地区造像与河北的差异并结合墓葬造像等提出该地区在考古学文化上有强烈的南方影响④;金维诺先生认为南北朝时期青州地区佛教美术的面貌是由南朝的影响、南海诸国(尤其是柬埔寨)的影响以及青州本地审美风尚的取舍―以曹仲达为代表―所决定的⑤;夏名采先生则认为对青州风格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旅印僧人法显的影响。
三、对“受旅印僧法显影响”的探究
笔者综合以上几种观点,还是较为赞同夏名采先生的观点。
公元320年,笈多王朝崛起,建都华氏城,并最终统一了中北印度全境。笈多时代是印度佛像雕刻史上最为卓越的时代,在笈多雕刻的两大中心马图拉和萨尔那特分别创造了笈多式佛像的两种样式――马图拉式和萨尔那特式佛像。而中印间此时的多种文化艺术交流也不绝于书,中国的炳灵寺、敦煌、云冈、龙门等地的佛像雕塑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笈多风格中马图拉式的影响。北齐画家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的佛像画法,似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