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摄影光学基础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象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象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象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的传播及透镜成象原理。
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
从本质上,讲光和一般无线电波并无区别,光和电磁波一样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一个发光体就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发光体发射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水波波动产生的波浪向四周传播相似。强度最大或最小的两点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ν表示。经过1s振动传播的距离称为速度,用“v”表示。波长、频率、周期和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实际上光波只占整个电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
见图1-2-1。
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
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
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完全
相同的传播速度,数值是c=300,000km/s。
光既然是电磁波,研究光的传播问题,应该是一个波动传播问题,但是在设计照相机
镜头及其他光学仪器时,并不把光看作是电磁波,而是把光看作是能传播能量的几何线,
叫做光线。光源A发光就是向四周发出无数条几何线,这无数条具有方向的几何线就叫做
光线。这样在几何光学中研究光的传播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几何问题、数学问题,问题简
化多了。
下面叙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光线的传播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中光线为
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如物体被光照射而成影,小
孔成象等。光的直线传播引出了光线这个概念。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当不同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介质某一点时,
彼此互不影响。当两支光线会聚于空间某一点时,它的作用为简单的叠加。光线的这一性
质,使被拍摄物体各点的光互不影响地进入照相镜头,在成象面上成象。
(3)光的反射定律当光传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就会改变传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