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乐至县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 试行)
为适应教师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研训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灵活、高效的研训体制,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切实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管理,推进全县校本研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和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机构
我县的校本研修是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为满足学校、教师的需求和发展,由学校组织的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统筹全县中小学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的总体规划、业务指导及有关管理工作。
按分级管理原则,乡镇中心校对乡镇范围内中小学开展的校本研修进行业务指导。
开展校本研修的中小学可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也可依托现有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校本研修。校长是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职责
(一)制定学校校本研修的总体规划
(二)为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硬软件环境
(三)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研修工作
(四)负责校本研修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五)负责推荐优秀成果和典型经验
(六)负责组织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工作
(七)具体指导各教研组开展研究工作
(八)收集整理学校校本研修的各种资料,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九)定期完成学校的研修工作。
二、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
校本研修是指为满足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由中小学校长组织领导的,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以提高本校全体教师实施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教师研修活动。依据“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校本研修的原则
校本研修的六大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即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多途径、多形式、多模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二是实效性原则,即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载体,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科研中的问题交流与解决;三是系统性原则,即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本,注意训练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四是主体性原则,即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五是开发性原则,即注重校级合作与交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寻求精良的师资援助;六是协作同性原则,即实现校内教学、科研、培训的有机整合,对外与培训机构的良好合作。
四、校本研修的基本要求
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基本要求是: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
。
。
五、校本研修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研修应当根据教师需求、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条件来设计。以下几方面的培训内容可供参考和选择:
:《教师法》学习与辅导、教师职业道德宣讲、教师执教规范评讲、优秀教师事迹演讲、“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师德磨炼”笔记展评等。
: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外语和信息技术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