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与职业礼仪培训
山东医专附属医院李海云
2016年9月2日
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医务人员礼仪的基本要求
内容提纲
礼仪与医务礼仪概述
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医疗行为是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以维护生命健康为目的的各种行为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不确定性和侵袭性,具有极强的职业特殊性,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医患之间的权利义务,必须加以规范。
包括:技术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目的:
是遵循医学伦理和医学道德的需要
是适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是完善医务人员个人形象的需要
是提升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的需要
是依法执业和防范医患纠纷的需要
当代国内医学伦理规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中国科学院、《临床医师公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医术上精益求精、团结协作、保证医疗质量,努力进取创新。
维护严肃严格严密的医德医风,廉洁行医,抵制一切不正之风。
倡导敬业尊师,积极扶植后学,努力提高临床服务艺术。
积极开展卫生科普工作,提高群众防治疾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本规范共十章六十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其他(物资、总务、设备、科研、教学、信息、统计、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等)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
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带头控烟,自觉维护行业形象。
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弘扬高尚医德,严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经营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参加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活动;不骗取、套取基本医疗保障资金或为他人骗取、套取提供便利;不违规参与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倒卖号源。
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诚实守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
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等活动,主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