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麻醉
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麻醉学教研室
张明香主任医师
第一节绪论
一般概念
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目前麻醉医师的工作领域已从手术室拓展到门诊与病房,涵盖了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与疼痛诊疗工作。
现今麻醉学已成为一门研究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机制及诊疗的学科。
现代麻醉新理念
舒适医疗:检查治疗中无痛并舒适
精确麻醉:根据监测指标,将麻醉各成分和生命体征控制在所限定范围内
麻醉过程=治疗过程:麻醉科医生在数小时的麻醉过程中,纠正病人的一切术前存在的内稳态紊乱,以利术后恢复
转化医学: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其研究结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麻醉的分类
我国习用的分类将椎管内麻醉从局部麻醉中单列出来。
多种方法的复合麻醉
麻醉方法分类
麻醉药作用方式
作用的神经部位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经呼吸道吸入
中枢神经系统
静脉麻醉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泵注
肌肉麻醉
肌内注射
直肠麻醉
经直肠灌注
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
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神经
硬脊膜外腔阻滞
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
硬脊膜外腔脊神经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局麻药涂敷、喷、滴
粘膜、皮肤
局部浸润麻醉
局麻药浸润注射
神经末梢
区域阻滞
局麻药注射
神经末梢、神经干
周围神经阻滞
局麻药注射
神经丛、干、节
静脉局部麻醉
止血带下静脉注入
神经干、神经末梢
麻醉方法分类(我国习用)
(一)麻醉前病情的评估
麻醉风险性与手术大小并非完全一致!
访视病人
麻醉评估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
Ⅰ级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风险。
Ⅱ级有轻微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和手术均由危险,风险很大。
Ⅴ级病情危重,濒临死亡。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急症病例注“E”或“急”,
(二)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
1、体格方面的准备
(1)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如纠正病人的贫血,低蛋白血症。
(2)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和治疗并发症,原则最利于病人。
(3)及时停用或改换病人在术前应用的某些药物
(4)严格执行术前的禁食,禁饮,保证呼吸道不受窒息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