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底线
以阅读促写作
1.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生命线。
2.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前期任务回顾
。
“底线”,写作文。
、记背,20句名言补充。
旅游陋习篇 1. 中国人的旅游观 006
008 3页
008 8页
弱势儿童篇 008 2页
:富平“贩婴医生”的帮凶 008 4页
009 9页
为老不尊篇 “为老不尊”者划一条规制的底线 009 2页
009 3页
“坏老太” 009
理解感悟篇 “七条底线”,弘扬网络正能量 008 5页
007 10页
本次作文情况
议论文的写作,既要明白起码的要求——将道理讲“清”,又要知道较高的要求——将道理讲“透”,更要懂得更高而又永无止境的追求——将道理讲透,具有气势和文采。气势,即文章有一种凛然正气和无可辩驳、不容置疑的征服人心的底气;文采,即语言的华美或朴素之美。
三层要求,你做到哪层?
优点
“底线”的哪个方面,如:道德的底线(内涵)、法律的底线、心灵的底线·····
方法:化大为小,确定主旨
开口越小,主题就越明确,对比角度就越能保持一致,越容易入笔。
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也作“底限”。
指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语文教育家何永康教授说:应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
就是说,应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太曲折,太含蓄,是应试作文的大忌。”
专家提醒
方法点拨
点题(讲“凊”)
(话题作文的话题,命题作文的标题,新材料作文的中心)。
。(标题、开头结尾、中间几段的段首段尾)
深挖内涵:展开追问(讲“透”)
为什么要坚守“底线”?
为什么会缺少“底线”?
(“底线”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
怎样才能守住“底线”?
习作一:题目篇
给道德做一条辅助线(张小越)
划一条规制的底线(刘学)
站在人性的悬崖上(石玉洁)
失控的人性,沦落的底线(杜雪)
别人妖魔化你可人性化(焦心怡)
底线危机该谁负责(宗雨程)
夜半临深池(朱冠群)
出自《世说新语》,全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意思是
面临极危险的情况而不自知。
习作二:佳作篇
划一条规则的底线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道德失去底线就像游轮失去方向;道德失去底线就像花儿失去容颜
道德失去底线就像野马脱离缰绳,道德底线之于社会、人生意义重大。
法律可以为我们划一条规则的底线,规范我们的行为,与其这样,倒不如我们自己划一条规则的底线以激励我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我们心里设一道清晰严格的道德之线,让这条线成为帮助我们远离罪恶的警戒线,让这条线成为我们恪行法规的无形却坚实的缰绳,让我们真正坦荡无愧立于人间。刘学
把握讲“清”、讲“透”、有气势和文采原则,试作评价
习作三:旅游篇与摔童篇
用“土豪”这样的词来形容中国游客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会看到中国游客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巴黎纽约的各大免税奢侈店穿梭自如,左手一个LV,右手一个Prada,在各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前摆着经典剪刀手,举着手机拍美照,发微博发朋友圈,逐渐进化为外国人们心中“传奇”般的存在。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世界各地,凡是其一踏入,无一不“折花驱鸟,糟蹋地方,无所不为”。李帅
在世界的另一隅,有人拿孩子做戾气的赌本,温热的血色在冰冷的地面濡染,道德散落一地,当刚刚为人父母,惊讶于生命的奇妙,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怀里跳舞,幸福的光辉便照耀了他们的世界,而突然,自己的孩子被当街摔死,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值得爆发这样的戾气?却只因一点口角,就把真在熟睡的婴儿举过头顶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道德的天平已经倾斜,戾气重重的压在下面,它狠狠的瞥道德一眼,“终究是我的力量大”,熟不知世界已容不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