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180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PPT课件.ppt

上传人:aluyuw1 2017/12/4 文件大小:2.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学习经历了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也就是先要掌握一些硬性知识,然后灵活运用。
——2008年宁夏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陈溢辉
【状元寄语】要想学好历史,背书是王道。认真读书,大字细背,小字细看。建议第一遍学习时配备一本同步参考书(此时不建议配备总复习型的参考书,太广太空,抓不住细节),每一课背一遍后关上书看参考书,不管是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填空,或是例题讲解,请细细品位,之后再做题,大题也请写出答案,不要光做选择。将重点用勾线笔勾出,在经典的题上画上醒目的符号。进入正式总复习后就应自己做好安排,写出计划。我一般是考试前两周开始背历史,安排好每一天的量,合理分配时间,这样就不至于到最后考试时还背不完。在课堂上,老师会有自己的讲课安排,那么你在课下也应有自己的复习安排。每天坚持和遗忘作斗争!
第十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
结构的变化
【课程标准】

2. 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变化一: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城乡商品经济比例大增;
变化三: 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兴起(洋务企业)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化二: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变化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
一、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只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

1)鸦片战争后,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等条约,攫取政治经济特权,争相对华倾销商品,。)
2)西方科技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
: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长期落后.
(2) 小农经济逐步解体,近代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
洋务企业(官僚资本主义色彩
课堂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四大变动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民族资本主义
十九世纪六七年代
自然经逐步解体
1.(08年广东单科)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指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从经济方面来讲最关键的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