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学校党建论文
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
石新宇
摘要: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载体和技术革命结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其价值选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依靠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形成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情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本文认为要从优化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高校工作机制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形成具有正能量的网络舆情,并成为社会网络舆情的主导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素养
作者简介:石新宇,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辽宁沈阳11003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01-0069-02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现实环境中,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待社会事务和问题所表达出的情绪、思想、观点、意见的总和,是广大人民群体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一种诉求和表达的集中体现。网络舆情是指舆情在特定的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发展与延伸,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事务的看法、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由于网络技术具有发生快、扩散广等特征,也使得网络舆情自身具备强大的凝聚功能。时常会成为人们争议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民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最大的用户群体,他们的意见在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舆情并不断克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命题。
一、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是大学生参政议政有效途径和手段。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表达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表明个人对热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尤其在重大的社会公共事件发生时,大学生往往会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以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积极表达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并希望以此引发其他人们的共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充分体现出大学生参政议政的社会参与意识。事实证明,正是这种积极的参与往往会对事件发展和走向,起到影响甚至决定作用。大学生通过网络舆情所展现出参政议政的热情,势必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针的贯彻实施带来深刻影响,进而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民主政治的环境与氛围。
第二,为国家职能部门和国家领导人提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网络舆情影响力日益剧增,网络舆情已成为国家职能部门和国家领导人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国家职能部门和国家领导人与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关键桥梁与纽带。当前,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开始关注网络、接触网络,通过网络媒体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对大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对相关事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对后续事宜进行回复与跟进,保障了大学生基本的权利。
第三,搭建大学生情绪疏导的平台。正如舆情是民意的直接反映,网络舆情和现实社会矛盾之间有着非常紧密关系,都是社会情绪的表现和释放。尽管多年来我国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出台了诸多措施,如健全和完善信访制度、领导接访制度等,以此疏导和引导社会情绪,释放社会风险,但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