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世界读书日宣传片.ppt

格式:ppt   大小:15,014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读书日宣传片.ppt

上传人:w447750 2017/12/18 文件大小:14.6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读书日宣传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月23日





1
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籍是知识的承载者,是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从上古时期的亚述泥板、古埃及的纸莎草卷、罗马时期的羊皮纸,到中世纪的册子本、近代的印刷本,书籍漫长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2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25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
4
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5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传说:圣·乔治在4月23日这一天杀死恶龙,救出被困的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一本书作为礼物。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在“世界读书日”的框架下启动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此后,每年都有一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图书首都”的称号。
历年当选“世界图书首都”的城市分别有:
马德里(西班牙,2001年)
亚历山大(埃及,2002年)新德里(印度,2003年)
安特卫普(比利时,2004年)
蒙特利尔(加拿大,2005年)
都灵(意大利,2006年)
波哥大(哥伦比亚,2007年)
阿姆斯特丹(荷兰,2008年)
贝鲁特(黎巴嫩,2009年)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2010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2011年)
埃里温(亚美尼亚,2012年)
曼谷(泰国,2013年)
世界图书首都
7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简或牍。
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竹简
书籍发展历史:竹简——帛书——纸书
8
帛书
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从这里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
书籍发展历史:竹简——帛书——纸书
9
纸书
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东汉有个叫蔡伦的,改进了西汉时候的造纸技术,于是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这种书轻巧适用,成本较低,保存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用手抄写纸书很费事,后来又发展成雕版印刷。
宋朝庆历年间,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到了近代,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印书花样翻新,如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以及静电复印等,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书。
书籍发展历史:竹简——帛书——纸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