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书名:西游记探秘
作者:
关于《西游记》,据说也是一部某人修炼得道的过程的记载。只是为了凡人能够理解,所以才用许多文学手法加以修饰。如果大家对东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多,对佛、道的内含有一些基础认识,那么还是能够看懂一些的。
目录
石猴
定海神针
大闹地府
大闹天宫
观音东土寻访取经人
唐王派唐僧取经
唐僧受唐王之命取经
唐僧遇镇山太保
三个徒弟的法号
六个拦路贼
孙悟空收白龙马
观音院僧谋袈裟
观音帮取经人收服猪八戒
黄风岭
流沙河收了沙悟净
四圣试禅心
偷吃人参果
三打白骨精
唐僧宝象顶山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宝林寺
乌鸡国国王托梦
红孩儿的故事
黑水河
车迟国斗法
收服青牛精
“不二法门”
西梁女国
真假美猴王
火焰山
金光寺
木仙庵
小雷音寺
陀罗庄
朱紫国
盘丝洞与摆脱“情”的束缚
无底洞
灭法国
隐雾山
凤仙郡
九头狮子
金平府灭假佛
大天竺国公主
铜台府地灵县
唐僧终于得渡彼岸
取得真经
唐僧的八十一难
石猴
石猴的产生,就是宇宙生命最初形成的方式,即所谓的天地灵气孕育而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应该只是一种描写手法。另一解释就是石猴的来历实在是非比寻常,连如来等都未必知晓。出现在低层空间中必然会导致能量的巨大释放,所以必然会引起世界的震动。佛教中说,如果真佛在人间开口说话,都会产生地震的。也许就是这么个意思吧。玉皇大帝当然明白厉害,所以给予了关注。
石猴天生两目可以直视天庭,其实人类初生时也是具有这种先天本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观念使之封闭了,前些年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小孩具有透视等特异功能的报道,气功界也都认为小孩的天目容易开。所以石猴以凡间之水洗过之后,两目就没有了金光,成为了凡间之物。据说,小孩初生时,身体和思想都是很纯净的,正是由于后天的所谓“学习”,学习所谓的知识,学习了社会上的世故人情,结果把人的先天本性给埋没了,这一点在所有的修炼中都是这样讲的,包括在一些初级的气功当中,也认为所谓的聪明人反而悟性很差。返本归真,就是要放下后天观念中形成的假我,返回先天的真实自我。
石猴天资禀异,所以很快成为猴王,并据有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是一个享清福的好地方。作为人类,如果有了这样的自在逍遥,谁还会想起学道的事?但是石猴根基不浅,仍没忘记学道,从菩提祖师学会了高强本领。这菩提祖师有人认为是一种象征,也许是神授,也许是石猴的先天造化。
石猴第一个打败的魔头,就是混世魔王。大家注意,这是石猴靠自己的本领打败的。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就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消灭混世的想法,所以有人解释为,石猴本质上是追求上進的。那么作为修炼者,首先就要自我约束,保持清醒,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顺便补充一点,西游记开篇讲到的宇宙结构、四大部洲等,其实在其它的宗教中也有这样解释的,决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宇宙的结构其实不是我们现有科技下天文学家看到的那样。
第5章
定海神针
打败混世魔王后,石猴就在花果山过着快乐的日子,不过石猴毕竟根基很深,发现刀枪不好用,所以到龙宫要来了定海神针。
这定海神针非同小可。目前主流的解释是,它象征着“定”。佛家、道家的修炼者,都强调“定”,所谓“定能生慧”。其实我们今天经常说的“一定”,也是源于此的,“一定可以……”,原来是指只要修炼者能入定,就可以如何如何。耍刀弄枪类似外家功夫,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石猴龙宫寻宝,其实就是在找可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的方法,结果找到了“定”这个法宝,在气功中的静功,就是打坐、入定。这定海神针以后一直是降妖伏魔的重要武器,其实就是用“定”来抑制修炼中的各种干扰。现在的体育锻炼,在运动中锻炼,是气走皮下,只能得到表面的强壮,但是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气功在静中锻炼,气入丹田,唯此可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等这些奇迹,都是通过静产生的。
顺便提醒一下,在谈到神、佛的时候,大家最好要心存敬畏。现在许多人拜佛烧香,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地,毕竟从形式上还是敬佛的。虽然现在水煮、大话之类的很时髦,但是这是错误的,是谤佛、谤道。不畏神,就不信因果轮报,就敢做坏事,发展下去就敢无恶不作,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在谈到神、佛、道的时候,最好能有所敬畏。
是啊,现在的人已经不把神当神了,找理由说“人性化、现实化”,这已经成了时髦了,这样怎么还能说是敬神呢?神怎么可能是人呢?给神安上所谓的人性,不就是谤神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既然神比人高,那么用人的任何观念去想像神都是不可行的。这里就有一对矛盾,高层次的佛法人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人容易接受的道理却是低层次的。
抱着对佛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