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雷诺实验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3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雷诺实验报告.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3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雷诺实验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雷诺实验报告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雷诺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得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工程水文与水力学实验名称:雷诺实验试验编号:专业:交通工程班级:01组号:指导教师:刘建组长:杨剑菲学号:2008090074组员:陆金龙学号:2008090067组员:李骁学号:2008090347实验时间:2008年12月6日星期一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08年12月20日1:..一、实验目的: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性2、测定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3、学****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了解其实用意义二、实验原理:Re=vd/v=4Q/∏dv=KQ;k=4/∏dv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测记本实验的有关常数;2、观察两种流态;打开水箱开关使水箱冲水溢流水位,经稳定后,注入颜色水(本实验使用墨水)与管中,通过调节调节阀观察紊流与层流之间的转换,分别观察层流与紊流的水力特征。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首先,把水量调至最大,管中呈现完全紊流,逐渐调小水量,待管中流量刚好使颜色水在全管呈现一条直线时,拉开阀门并开始记录时间,过一定的时间(几十秒左右)关闭阀门并停止记录时间,从仪器中读取温度跟质量,根据公式计算下临界雷诺系数,并与公认(2320)比较,相差太大需重测。然后,测定上临界雷诺数。调节调节阀,使流量从下临界时的流量逐渐增大,当色流刚好开始散开时,等稳定一段时间,拉开阀门并开始记录时间,过一定的时间(几十秒左右)关闭阀门并停止记录时间,从仪器中读取温度跟质量,根据公式计算上临界雷诺数。注意:1)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需等待稳定几分钟;2)关小阀门过程中,只许渐小,不许开大;3)随出水流量减小,应适当调小开关(右旋),以减小溢流量引发的扰动;2:..四、数据记录:实验次序颜色水线水体积时间流量雷诺数阀门开度备注形态V(cmT(s)Q(cmRe增(↑)或减(↓)(↓)(↑)(↓)(↑)(↓)(↑)测下临界雷诺数(平均值)Rec=2488五、数据处理:管径:d=:℃运动黏度:v=/(1++)=:K=:Re=Q×K3:..六、实验结论:临界雷诺数为2320,Re<2320时,该流体为层流,Re>2320时,该流体为紊流。本次实验测定的雷诺数在2320附近波动,基本掌握了圆管流态判别准则。七:问答题:问:流态为什么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答:采用临界流速V<Vk时,液流只可能是层流,当V>Vk时。只可能是紊流,而当Vk<V<Vk′时,水流状态不稳定,既可能是层流也有可能是紊流,并取决于实验的程序及水流的初始状态,不易确定水流状态,所以不采用临界流速。问: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断依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答:上临界雷诺数极不稳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下临界雷诺数却十分稳定,变化幅度也不大,所以采用下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断依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525。问:雷诺实验得出的圆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为2320,而目前有些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为2000,原因何在?答:管道截面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1,下临界雷诺数Re—2000问:试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度到紊流的机理何在?答:当流体流速较小时,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作一维的运动,与其周围的流体间无宏观的混合即分层流动这种流动形态称层流或滞流。流体流速增大大某个值后,流体质点除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外,还向其它方向作随机的运动,即存在流体质点的不规则的脉动,这种流体形态称湍流。问:分析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各有何差异答:运动学方面:速率:层流速率普遍来说比较小,紊流比较大;运动轨迹:层流大部分质点随主流方向,而紊流质点的运动毫无规律,各点的运动轨迹有明显的随机性;压强特性:层流普遍比小,而紊流普遍较大动力学方面:水头损失:紊流状态下的水损失将大于层流扩散规律:层流管中质点在流动中互不发生混掺,紊流管中相临混掺液体冲散的染色体质点形成了许多明晰、时而产生时而消失的大小漩涡,质点运动轨迹不但有随主流方向变化仍具有其他方向的位移4:..指导教师批阅意见:成绩评定:预****操作及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与讨论思考题总分(20分)(40分)20分10分10分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