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置.ppt

格式:ppt   大小:45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置.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5/31 文件大小:4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渗药物的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据报道:%~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渗出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6英寸,皮肤发凉, 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 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 循环障碍, 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常见的渗漏原因
,包括药物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注量、速度、时间、压力及静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脉液体针、血管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及穿刺技术
、淋巴循环状况及患儿的全身情况,如穿刺部位血管弯曲、充盈度差等。
,观察输液外渗的经验不足,不重视临床常用药物渗漏所造成的后果。
预防措施
,如足背、内踝及水肿部位。对血管活性药物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及末梢循环差的患儿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的静脉穿刺,如:肘静脉、大隐静脉、头皮正中静脉等。对于需持续维持静脉升压药物治疗休克的患儿,可建立两条较粗的静脉通路,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
,减少皮下探测血管的次数,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壁。拔针后要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3分钟,防止血液渗出血管,造成皮下淤血。
,注意保护患儿的每条血管,选择血管要认真仔细,经常巡视输液是否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输液部位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与对侧肢体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