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史记.ppt

格式:ppt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史记.ppt

上传人:n22x33 2012/9/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史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第五节
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谈知识广博,他身为太史令,但对诸子百家学说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学术观点上的兼容并包而又崇尚道家的思想,对司马迁有直接影响。
司马谈:“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青年时代有过三次较大的出游。第一次是他20岁时,到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广大地区。第二次是他35岁时,奉武帝之命,去巡视今四川和云南边境一带。第三次是在他36岁时,随武帝到泰山封禅,之后,又侍从武帝东到海上,北出长城巡边。这三次漫游,他的足迹,几遍全国。因而扩大了眼界,丰富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为后来写作《史记》奠定了思想和资料。
一、司马迁的生平

天汉三年(前98),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辩解而被捕入狱,最后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他造成极大创伤。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皇帝身边的秘书),忍辱含垢,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征和二年(91)年完成了《史记》这部煌煌巨著,历时14年。
二、《史记》简介
1.《史记》的名称
《史记》本是史书的专称,司马迁自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汉世》,或《太史公百三篇》,《史记》之称,始见于东汉末,自此才成为专称。
二、《史记》简介
2.《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52万6千多字。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的传记。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司马迁说他著史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所谓“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道与人事间的关系。当时思想界,董仲舒鼓吹天人感应,神学、迷信思想泛滥。司马迁反对天道干预人事的迷信思想,表现出朴素的唯物思想和历史观。
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说明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稽其兴败成坏之理”。也就是说,连贯地整体地研究问题,从而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
“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历史著作,提出自己对历史兴衰变化的独到见解,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司马迁认为各民族都是黄帝的子孙,都是兄弟。他在《五帝本纪》中把传说中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说成是黄帝的子孙,并一一地排了世序。
在《越世家》中说:“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在司马迁看来,匈奴、东越也都是黄帝子孙,因此他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汉代以贪欲扩张为目的的对边疆兄民族所发动的战争。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1)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有利往。”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货殖列传》)
(2)物质财富的占有,决定着人的社会地位
“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百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货殖列传》)
(3)反对“重本抑末”的政策,主张农、工、商、虞并重,特别是高度评价了工商业者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他也反映了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广大商人和手工业者的不公平待遇。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3. 《史记》的求实精神
(1)史料的真实性。
(2)尊重历史,敢于秉笔直书。
“对于前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敢于做出不同于当时一舆论的公正评价,是需要勇气的;而对于本朝代的人物和事件,能够不掩盖真象,能做出比较公正的分析评价,则尤其需要勇气。”(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
《酷吏列传》中对武帝时代酷吏政治批行批判,这些酷吏滥用酷刑,骄奢跋扈,渔肉百姓,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而他们都是汉武帝宠爱的大红人。《封禅书》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的一些荒唐活动。
另外《史记》为生活在下层社会的一批小人物立传,歌颂他们的品质和才干。肯定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侠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