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农业保险在经过ssbbww200多年的探索发展后,各国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独特的经营体制与经营模式,考察其发展演进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农业保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义。基于此,文章将以若干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实践与经验作为dddtt起点,在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特点作出比较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规律,并据此揭示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验,启示
一、研究综述
在通常的理解上,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近年来,农业保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
8ttt8
关注。目前,对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从理论层面探讨农业保险的生成的原因。学者们对这个形成了共识,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其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比如,刘京生(2003)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商品和非商品两重性;李军(2004)提出农业保险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庹国柱(2004)主张农业保险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但更多地趋于公共物品;陈璐(2004)则认为农业保险应属于混合产品中的第三种类型,是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产品;冯文丽(2004)认为系统性风险、原因。
(2)关于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问题。许桂红、陈珂(2003)认为,农业发展的模式问题可以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参差不齐,他们的农业保险体系却有共同之处,比如各国都有经营农业保险的专业性的组织、保险承包的范围也都从单一风险过渡到了综合风险、由农场主和政府共同承担等。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可以下几个方面:“政府论”模式(刘芙、吕东韬,2003),即由政府出资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农业保险合作论”模式(许桂红、陈珂,2003),即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该模式主张建立合作保险为主体的保险组织。“商业论”模式(许桂红、陈珂,2003),即以商业性保险为主、政策性保险为辅的多家办保险的模式。“区域
论”模式(谢家智,2003),即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实行“区域
化”发展战略。“阶段论”发展模式(王和、皮立波,2004),即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实施阶段性推进战略。此外,吴扬(2005)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区域
特点,也。划分了不同的地区性农业保险模式。
(3)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出路问题。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出·路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应该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解决8t t t 8. c o m,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庹国柱(2003)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办,政府设立相关机构经营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引导,实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赵学军(2004)从政府干预的角度,认为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政府的干预,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支持。胡秋明(2004)认为农业保险走出困境的出路就是,而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是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看,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农业保险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还存在许多
8ttt8
问题,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我国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