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谈《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塑造.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谈《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塑造.doc

上传人:luciferios02 2018/10/26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谈《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塑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谈《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塑造-中学语文论文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谈《西厢记》中莺莺形象的塑造
◎白旭辉
《西厢记》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最成功、最辉煌的现实主义古典剧作,它之所以蜚声文坛,独步古今,被誉为“爱情剧之冠”而“天下夺魁”,除了文辞华美、诗意浓厚、抒情气氛浓郁、情节曲折有致、戏剧性强等特点外,还因其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通过这种心理描写,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真切动人的莺莺形象。莺莺是一个外貌美丽、多才多艺的贵族少女。她内心热情而外表深沉,感情丰富而举止娴雅。显赫的相国门第,尊贵的小姐地位,高深的文化修养,多愁善感而又大胆热情的性格,以及由父母包办的和郑恒的婚约等主客观因素,都使她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方面,她对爱情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表现出大胆的叛逆精神;另一方面,她又一时难以冲破礼教的束缚,欲爱而又不敢轻易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而,她内“热”外“冷”,表里不一,意“真”言“假”,“口不应心”。剧作细腻地描摹出她这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曲折微妙、迟疑反复的情态变幻和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作者把描写的笔触伸向人物灵魂深处,通过简洁的说白和华美的唱词,进行了大量的真切动人的心理刻画,着力表现了莺莺的相思和离愁、愤懑和怨诉、***和喜悦,传神地展现了恋爱过程中人物的百般情思和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

戏剧一开始,就借老夫人的场白,交代了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红,诗词书算,无不能者”,并且已被许为表兄郑恒之妻。莺莺刚一登场,读者就看到一个聪明能干、温柔深情的怀春少女形象。“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将满腹的闺怨春愁与心事一语道出。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是一见钟情式的,这与她长期闭锁深闺,无缘与青春少年接近有关。从“惊艳”到“闹斋”,即杂剧的第一本,她一与张生邂逅相遇,便萌生感情,从一个怀春少女进入初恋。如果说佛殿相逢只是偶然,那么“月下联吟”则是她真诚恋爱的开始。
在第一本第三折“月下联吟”这场戏中,当听到有人吟诗,而红娘说这吟者就是那23岁不曾婚娶的“儍角”时,她满腔愁绪一涌而起,依韵酬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的诗,大胆地表达露了对礼教束缚下的这种空虚孤寂生活的不满,并且把这种情绪倾诉与隔壁那位素昧平生的落寞书生。况且她当时热孝在身,又处在佛门“净地”的特殊环境,因此,“联吟”带有勇敢的叛逆性质。使她愉悦、让她倾慕的是对方的容貌和才华,这完全是内心生发的自然纯洁的吸引,根本没有虑及门第和经济。这一行为,充分表明了莺莺对幸福生活的热情渴望和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然而作为相国小姐,她举止言行,矜持文雅,不失大家风范。她对张生虽是爱慕之情存于衷,但一时还不可能发展成重大举动。因为无形的礼教就像月下联吟时那堵高墙把她俩无情地隔开,令她发出“隔花人远天涯近”的嗟叹。
在第四折中,莺莺和张生见面了。在这里,她的心理得到了较充分的揭示。她“顾盼”到对方“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情儿聪明,冠世才学”,顿生爱慕之心,敬仰之情。同时又嗔怪他:“扭着身子儿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特别是她对红娘说的“那生忙了一夜”这句话,包含着多么深微的爱怜之情啊!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少女那微妙细腻的心理,甚至她那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样态。自见了张生,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