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迢迢牵牛星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迢迢牵牛星教案.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12/4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迢迢牵牛星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备教师
杜忠美
七年级年级上册
2012 年 11 月 26 日
课题
《迢迢牵牛星》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
能力:
1、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技巧四个方面鉴赏本诗。
2、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深邃意境。
3、背诵本诗。
过程
方法:
1、听录音,读课文,看课外诗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学****br/>2、品味诗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情真实,体味诗人的生活感受,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生活感悟力。
教学
重点

、形象、思想内容、技巧四个方面鉴赏本诗。
教学
难点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情人节是哪天?怎么来的?
请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他们相遇是惬意的,相守是温馨的,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情的别离,难得的相会。这样一个传说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就具雏形,这堂课让我们一起学****迢迢牵牛星》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文学常识:
(一)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二)《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演义开头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
听讲,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相关文学常识
结合注释①ppt课件,了解《古诗十九首》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播放朗读示范,纠正读音。
3、学生再读诗文 
要求:勾勒画面,复述情节 
4、情节描述 
要求:抓住人物、环境、事件、事
件发生的原因 
三、品读诗歌:
(一)读诗要弄清抒情主人公,抒的是什么情。本文抒情主人公是谁?抒的是什么情?
明确:织女星,抒的是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因此,从主题上看,本诗是一首思妇诗。
(二)这首诗想象丰富,诗中哪些内容是实写的,哪些内容又是想象的?
明确:诗的开头两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见到的景象;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银河两岸如同一对恋人隔河相望。以下第三句直到末尾,都是以织女星为中心展开想象。
(三)为什么织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既然“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为何不“涉过银河去,互把衷肠诉”?
明确:因为思念亲人,内心痛苦,不能集中精力织布。所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点拨:传说中,王母娘娘高高在上,有权势,有法术。她认为织女私自下凡是犯了天条,所以要惩治织女(让天河阻隔牛郎织女)。在诗中“王母娘娘”其实就是现实中有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