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范爱农》学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范爱农》学案.docx

上传人:feng1964101 2019/1/16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范爱农》学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范爱农》学案一、了解社会背景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软弱无能,帝国主义却在逐渐吞噬着中国。于是在1903、1904年期间,一些爱国人士先后组织了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进行革命,来挽救中国。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联合以上会党成立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走向了统一。但是革命主要依靠的是各地的会党,没有联系群众。1907年6月,光复会领导人徐锡麟想以冒险的军事行动夺取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结果徒以身殉职,被十分残忍地杀害。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二、文学常识熟记鲁迅,字,原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其小说集有,散文集,诗集是。杂文集有《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初中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有。《范爱农》是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范爱农死于1912年7月间),收录在散文集。三、词语巩固1、读准字音:给加点字注音一怔(zhèng)连累(lěi) 熟(shú)视愚(yú)不可及拮据(jū)绿(lù)林记载(zǎi) 横(hèng)暴大圜(yuán) 船舷(xián)酩(mǐng)酊(dǐng) 咎(jiù)在何人倔(jué)强(jiàng)2、写准字形:在空中写汉字suǒ(琐)事容光huàn(焕)发处以jí(极)刑 qū(屈)服xuān(喧)闹 láo(牢)骚冰释前xián(嫌) 天翻地fù(覆)3、明确词义:大抵:大概;大都。川资:旅费;路费。适值:恰好遇到。揖让:作揖和谦让,是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世故:处事经验。(“故”读轻声时,指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处境)昭然:很明显的样子。每况愈下:原指愈下愈甚。后用来指情况越来越坏。况,甚。魑魅:传说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魑魅魍魉,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四、课文理解1、找出本文所写的四件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时间地点事件清末东京同乡会争执辛亥革命前一年绍兴酒楼叙旧辛亥革命爆发绍兴报馆案风波辛亥革命失败绍兴范爱农之死2、“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时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两句从肖像描写的角度刻画范爱农。“带着农夫常用的毡帽”刻画出作为革命者的范爱农并不被人理解,反遭轻蔑、排斥、迫害,以至生活窘困,“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则表现了当辛亥革命来到时,革命者范爱农还是满怀欣喜,对革命报有希望。3、结尾写到了范爱农女儿的景况,但未交待明白,你是如何理解的。对友人深深地怀念,对社会冷漠的感慨。4、从这篇里,你学到了哪些写人的技巧?人物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