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第五章 清创术.ppt

格式:ppt   大小:376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章 清创术.ppt

上传人:cby201601 2019/2/3 文件大小:3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章 清创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创术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临床医学院骨伤教研室欧志学伤口分类(一)清洁伤口(Ⅰ类):无菌手术切口,经缝合后可达一期愈合。污染伤口(Ⅱ类):伤口有细菌污染,但未发生感染,如8小时内的新鲜开放性损伤、皮肤不易彻底消毒的部位、新缝合的切口再度切开等。一般通过及时、正确的清创处理,可减少污染,使之变为或接近清洁伤口,行一期缝合。感染伤口(Ⅲ类):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化脓和组织坏死,需经过换药达到二期愈合;临近感染区或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延迟处理的开放性损伤,手术切口感染等。伤口分类(二)严格地讲,清洁伤口是很少的;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毒力强,8小时后即可变为感染伤口。头面部伤口局部血运良好,伤后12小时仍可按污染伤口行清创术。切口修复的基本过程炎症反应期。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伤口收缩与瘢痕形成。伤口愈合类型Ⅰ期愈合(原发愈合):指创口小、清洁、无感染,组织修复以本来细胞为主(上皮组织修复皮肤黏膜、成骨细胞修复骨骼、内皮细胞修复血管等),修复处仅含少量纤维组织,不产生或很少产生肉芽组织的愈合。典型的是外科切口的愈合。Ⅱ期愈合:创口大、坏死组织多,伴感染或未经及时而正确的外科伤口,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愈合后功能不良,缺少原有生理功能,有瘢痕增生。手术切口的愈合甲级愈合:愈合优良,无反应。乙级愈合: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做切开引流等处理。可见外伤后伤口愈合情况和切口愈合是有区别的。清创时限(一)早期细菌仅停留在伤口的表面,需经过一段时间才侵入组织深部,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此期间是清创的最佳时间,通过及时而正确的清创可以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清创时限于潜伏期有关,后者与环境温度,伤口性质、部位,细菌的种类、毒力、数量,伤员的局部和全身抵抗力有关。清创术的概念清创术是对新鲜开放性污染伤口早期进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块和异物、控制出血、切除失去生机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为伤口的早期愈合创造良好的局部条件,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严格地讲,清洁伤口是很少的;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毒力强,8小时后即可变为感染伤口。头面部伤口局部血运良好,伤后12小时仍可按污染伤口行清创术。清创时限(二)一般来说,伤后6~8小时的伤口,经彻底清创绝大多数可达一期愈合。超过8小时的感染的可能性增大。超过24小时的感染难以避免,通常不宜清创。因为此时细菌已大量繁殖,伤口已感染,清创可破坏已形成的肉芽组织屏障,致感染扩撒。清创时限(三)污染程度是影响清创时限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污染重3~4小时即可感染。相反污染轻,超过24小时也可以彻底清创。冬季超过24小时也可清创。头面部血液循环丰富、局部抵抗力强,超过12小时或更长时间仍可清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