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黄芪、枸杞、西洋参的功效和作用.doc

格式:doc   大小:14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芪、枸杞、西洋参的功效和作用.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2/7 文件大小:1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芪、枸杞、西洋参的功效和作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芪与黄芪皮为同一属中的不同种,其功效和作用与黄芪相似。(中医有个五皮饮,治疗水湿的,黄芪本身可以治疗气虚水肿,也许用皮更好,仅作参考,是否可以告知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等症。应用:1、补气升阳:适于气虚及气陷之证;,久咳虚喘,自汗脉虚,易感风寒等,常配补肺止咳平喘药;,食少纳呆,消瘦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脉缓;,久泻脱肛,脏器下垂;2,益卫固表止汗:用治体虚自汗,如气虚自汗。配滋阴降***也治阴虚盗汗;3,利水消肿:主治脾虚失运,水湿停留,水肿,小便不利,每与利尿药同用;4,托毒生肌:善治疮痈日久,气血亏虚,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多配补气养血药。另外,黄芪有助气的作用,所以气实者和肝气不和(表现为易怒)的人不宜用;能内塞,所以肠胃有积滞的人不宜用;能补阳,阳盛阴虚的人不宜用,身上爱起痘的人也不宜用。黄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因为身体虚弱,或者年纪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所谓“托毒生肌”,意为手术后伤口容易恢复,或使久不愈合的脓肿化脓生肌。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l)慢性肾病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在《冷庐医话》黄芪粥治疗浮肿经验的启发下,创制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其处方为:生黄芪30g、生苡仁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黄芪20分钟,捞去药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次入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饼1枚。此方对慢性肾炎、肾孟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实,单用黄芪糯米煮粥也有效果。其做法是:黄芪30-120g,糯米30-50g,先煎黄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苏轼有诗“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苏轼是食用过黄芪粥的。民间还有用黄芪蒸鸭子治疗肾病的。做法是:活鸭1只(约1kg),黄芪60g,先将鸭子宰杀洗净,放沸水中氽透捞出,肚中放入黄芪、生姜、葱白,放入少量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