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唐宋文人园林意象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宋文人园林意象研究.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5/10/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宋文人园林意象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宋文人园林意象研究
【摘要】根据对唐宋文人园林的了解与印象,结合文献资料,对于文人园林整体意境与各组成部分的意象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并且浅要论述了文人园林意象的产生与发展对于现代中国园林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唐宋文人园林;文献研究;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88-02
一、唐宋文人园林整体特色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这诗首先是在赞美文与可私家园林中各种景观的无所不包,但是更进一步,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文人园林中整个士人文化内容的形容。
细观唐宋文人园林,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政治环境、社会风气、艺术形式都有差异,但是文人园林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改变的往往只是局部的风格与特色,追求自然,自成一片壶中天地。“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想始终贯彻文人园林的始终。
文人园林的特色便是简远、疏朗、雅致且自然。
唐朝“中隐”思想兴起,“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乃至“隐于朝堂”。营造一方自己心中满意的安置身体、精神乃至气节与理想的天地,虽然身处高堂,但是灵魂却可以在自家的小天地中得到洗礼与安慰。
等到了宋朝,随着审美观与造园技术的深化,文人园林更加的返璞归真。众多胸有千古沟壑的文人大家,他们毕生精神的慰藉,其中蕴含的各种意境岂是可以小觑的。这里面不只只是一片片园子与风景,更多浸染的是这些文人一辈子的理想抱负乃至一生的血泪与遗憾。
二、唐宋文人园林整体意境浅析
隐士思想由来已久,它的来源不仅仅只是老庄哲学的体现。儒家讲究入世救人,道家讲究避世隐居。虽然中国几千年文化儒家是正统文化,但是在众多文人眼中,道家的避世论未必不是他们的梦想。
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普通人但求温饱,是无法与之抗衡的,自幼读圣贤书的文人却不同。他们浸***儒家思想数十年,心中对于整个社会必然有着自己的看法。“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这真的是一种健康的社会形态吗?既然无法改变这种制度(历史条件不够),他们只能尽力去与君权抗争,力求制衡,尽力实现一个明主统治的相对公正的社会。朝堂最是藏污纳垢之地,文人在朝堂深陷人际关系处理的泥潭中,而自身真正的才能受到君权的压制,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又无法脱离朝堂,那躲在自己的一片天地中无疑成为最大的享受与慰藉。在这片天地中凝聚着他们心中最渴望的意境与理想——自然、自由、淳朴、独立与平等。
正如白居易所说“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隐逸的生活完全可以在园林中体现,众多文士竞相“隐于园”。等到了宋朝,园林不仅仅只是文人们隐居之地,更加变成了他们寄托感情心灵的私密圣地,处处充满着他们人生感悟,写意文人园真正形成。
三、唐宋文人园林具体意象研究
文人园林的整体可谓是庞然大物,一个懂得造园的文人,那么他必然还是一个植物大师、建筑大师、艺术大师、手工大师……首先,构成整个园林的部分必然是经过层层考虑的。
(一)水体意象研究
唐代文人园中的水体多尽可能使其形态富于开阖迂曲的变化,并且同时与山景和建筑组群中的形态的变化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水体尽量模拟自然的姿态,瀑布、溪流、水潭等应有尽有。等到了宋代水体面积有限,但却融入了主人对水的理解与感悟,尽可能使有限的水体变得自然灵动。像苏州沧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