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建设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和市公安局共同组织开展了《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已形成方案。为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我局通过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请拨打热线电话23940196、23894455-8516提出建议。
四、近期建设方案
(一)老城区近期建设方案
1、交通目标
以全运会为时间节点,把当前急需解决的交通问题放在首位,从“提高设施容量、强化交通管理和完善政策法规”三大方面着手,点、线、面相结合,通过10大对策着力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打造城市30分钟交通圈。
2、建设方案
对策1:大力建设快速路,完善道路网络系统性。
在现状东西高架基础上,启动二环路、东一环快速路及二干线快捷路建设,改造三环路,形成总长度170公里的快速路系统。其中,东一环与二干线形成复合快速交通走廊,分流青年大街交通压力;二环路建成主线无信号灯的连续快速路系统,主要分流外围区的长距离出行,当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50万时,二环与一环共同发挥城市内环的作用;三环路主要疏解四大空间长距离出行,同时屏蔽过境交通,当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0万时,需把三环作为城市内环使用。快速路系统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沈阳市快速路近期建设图
对策2:治理改造干道系统,挖掘路网通行潜力。
打通6条大通道,主要包括:浑南大道延长线、南八马路-文艺路、市府大路东延长线、昆山路-鸭绿江街、东建街、和平大街-嫩江街。
沈阳市打通干道分布图
同时,通过新建、改造、清理占路、路口渠化、优化信号、设置隔离设施、增加港湾站和行人过街设施等措施对50条干道进行交通综合治理,充分挖掘干道潜力。
沈阳市新建、治理干道分布图
对策3:优化完善支路系统,提高路网利用效率。
新建、改造35条支路,综合治理45条支路。一环以内支路以拓宽改造、清理违章占道为主,一环以外以新建为主。
沈阳市新建、治理支路分布图
对策4:新建与改造节点,保证路口与路段匹配。
新建、改造60处节点,包括铁路道口、跨河桥梁、道路节点。新建11处公铁立交,改扩建5处公铁立交,全面消除铁路平交道口;新建汽博桥、新立堡桥、长安桥等4座跨浑河桥,全面促进大浑南开发建设;采取立体化、精细渠化等措施改善40处节点,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沈阳市需立体化、精细渠化节点图
对策5:综合治理重点地区,解决交通突出矛盾。
金廊、中街、太原街、北站等商业密集区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在“点、线”基础上,从“面”上系统提出改善方案。以金廊地区为例介绍重点地区交通综合整治方案。
沈阳市综合治理重点区域分布图
对策6: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减少人车干扰。
快速路沿线、行人过街量较大地区、交通危险点应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需建设约60处。
沈阳市行人立体过街分布图
对策7: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居民出行结构。
一是继续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在地铁一、二号线的基础上,继续启动一、二号线延伸线以及四号线、九号线、十号线等线路的建设。
二是优化地铁1、2号线接驳换乘条件,依托地铁车站,调整公交车站位置,增设自行车及小汽车停车场,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
三是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启动沈阳至新民、沈阳至辽中的城际铁路建设。
四是建设6处客运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
五是在现状公交场站基础上,新建10处公交场站,减少占路停车对交通的影响。
六是规划建设80处公交港湾站,减少公交车进出站对其它车辆干扰。
沈康城际
沈盘城际
沈铁城际
沈阜城际
沈本城际
沈辽鞍营城际
蒲河岛站
新沈阳北站
沈阳站
沈阳南站
中央大街站
开发大道站
城际铁路规划图
对策8:构建差别化停车系统,系统解决停车难。
一是大力建设路外公共停车场,在中街、太原街、金廊等重点区域共规划30处公共停车场,结合绿化和广场设置12处,结合地铁站设置18处。二是大幅提高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新建建筑物应严格执行配建标准,改、扩建建筑物应在自身配建的基础上,补充部分原建筑物配建不足差额。三是持续推进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在重点地区大力建设停车诱导系统,逐步建立区域引导、主要路口引导、停车场入口引导三级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
对策9: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法制交通。
通过开展2个行动、建立5个系统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法制交通。具体内容包括:
开展“清理占道”行动,在全市范围开展占路清理大行动,还路交通,保证行人、自行车都有连续的通行空间;
开展“文明出行”行动,依靠“法制”对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进行专项综合治理大行动,保证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
建立绿波控制系统,对“九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