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构建快乐课堂实施快乐教育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去年以来,我县大力倡导实施了校园工程,其目的就是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学校找到快乐。实施快乐教育,构建快乐课堂是关键。但是,目前在实施快乐课堂活动中,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改进。
一、制约快乐课堂构建的不利因素
1、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些老师在课堂中仍然扮演着传授者、主宰者的角色,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状态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教学民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有模仿,没有创造,只有言听计从,没有合作探究,更谈不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视。
2、一些学校评价教师上课的标准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势。当评价一位老师上课情况的时候,往往在看教师讲得怎么样、教正确了没有、讲明白了没有、教师的提问是否正确、教师的教态是否端正等,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合作学习状态的评价。
3、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构筑起快乐课堂的学习氛围。有的学校教室黑板上方还挂着
“敬、静、净”的标语,有些农村小学要求学生上课要背着手,上课时课本必须放到左上角,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例题,老师问什么回答什么。中学生上课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否则便是违反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黑板上的板书设计都是老师的思想,学生的回答必须和老师想的一致,老师设计好套子让学生钻,谁钻得准确谁就是好学生。学生回答问题都有标准答案,谁背离了就是错的,老师就会挖苦,学生就会嘲笑……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有多少快乐?对学习怎么会没有负担?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哪里来?创新精神从哪里来?
二、构建快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要构建快乐课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构建快乐课堂的良好氛围。学生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课堂,不少学生之所以会厌学,课堂里师生关系之所以紧张,这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直接有关,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与学校的整体教育氛围有关。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课堂里就会露出笑脸,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构建快乐校园的目标自然也会实现。
其次要彻底转变教师角色。要让每一位教师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促进者。教师在课堂里要多一点情感投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在组织学生学习中成为学生的伙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把家庭和社会等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应当把那些粗俗语言、是非语言带入课堂,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要转变课堂评价方式,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具体讲,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