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一、填报对象范围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B103和G603-1两种表式,B103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G603-1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二、填报内容和注意事项报表表式:B103表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表和财务状况表合并而成,取消了本年折旧、办公费、广告费、保险、住房公积金、现金流量等20多个指标,增加了营业外支出。主要原则是遵循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兼顾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强化普查内容和指标设计规范化、并且注重可操作性。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现行的会计制度。填报方式:财务状况表中除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单位是“人”以外,其他指标的单位均为“千元”,填报表格中每个指标后面的数据方格自右至左单位已分别注明为“千元”、“万元”、“十万”等,必须按数据方格所对应的单位填报数据,不保留小数位,不得填写“XX万元”的字样。填报数据时应注意核对各指标间的单位是否一致,有无异常值或漏填的数据。三、审核关系、审核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一),多数指标间存在关联关系,这就构成了审核的依据。由于财务指标间关系非常复杂,审核公式例外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审核公式不绝对成立。例如,“财务费用应大于其中项利息支出”对汇兑损益为负值的企业不适用。,B103表的表内审核,B103表和601表的跨表审核,B103表和成本费用调查表的数据联审等审核方式。几种审核方式可以统一进行,也可分别进行,便于精确定位。、601表与成本费用调查法人代码相同的企业进行联审,要求两套表相互确认,不能以一方为主,且修改后须复审(如表内平衡关系)。(二)、总产值与销售产值、销售产值与销售收入要注意数据的衔接和匹配。(如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两项指标不应有较大差距,且其中一项不为零时,另一项不应为零。,如是则应检查单位是否填错。,注意人均指标是否偏小或偏大,如人均工资大于20万元或小于5000元可能是人数或工资等指标有问题。,不应包括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企业会计报表没有单独设立科目的,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时要求根据明细账分析填列。,一般主要为利息支出,应避免漏填利息支出。,企业必须补办入库存手续,补填入库凭证,故不允许出现负值。-负债合计(当存在少数股东权益时不成立,这时可将少数股东权益并入所有者权益项来填)。;(有固定资产清理损失或固定资产减值时可能不成立);(三)审核关系▲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有:表内审核:≥应收账款+存货≥产成品≥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应付账款≥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0=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税金,本年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且当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时,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0≥0≥0≥0≥0≥0>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当年价格)≥出口交货值、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均不为零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零≥0≥0≥0≥0<工业总产值=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表间审核:=601表中主营业务收入=601表中资产总计(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一致▲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有:表内审核:≤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10倍≥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1/10(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10倍(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1/10≤主营业务成本的10倍(-10,10)(0,2][0,1][0,](0,3],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10,1)(-10,1)(,)[5,200]×1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本年开工月数)不应超出范围[5,200]≤工业销售产值的10倍≥工业销售产值的1/10倍表间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