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10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规划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6年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搞好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矛盾。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对此,中共嘉善县委、县人民政府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实施村庄示范整治工程的要求,并组织编制了《嘉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以指导下一步村庄建设规划,展幸村在布点规划中被确定为基层村。展幸村的建设规划应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目标,在明确村域用地布局的前提下,落实村庄的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建筑环境以及相应的设施配套等,从根本上规范村庄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建设的水平,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展幸村的整治规划应围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在保持原有风貌,体现自然、生态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为加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1平湖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006年11月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第一章村庄概况一、自然条件展幸村位于姚庄镇中部,北临横港村,西接北鹤村、武长村,南靠姚庄村,东与南鹿村相邻。在建申嘉湖高速公路东西向贯穿整个村域。。展幸村位于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区,地势平坦,(黄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酷暑严寒期短。气候上属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二、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展幸村总人口1640人,总户数436户,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落,12个村民小组。(包2括畜禽养殖用地和磨菇棚用地等),,。展幸村现有耕地2867亩,其中水田2781亩,旱地86亩。2005年度展幸村全村工业总产值达8800万元,农业总产值2897万元,人均纯收入8226元。展幸村农业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果树为主,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有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各类果树700亩,蘑菇150万平方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三、道路交通展幸村交通主要依托通村公路,,路面为水泥砼路面;已开通城乡公交,在展幸村设2个公交停靠站。四、公共与社会服务设施2平湖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006年11月嘉善县姚庄镇展幸村村庄建设规划展幸村村部位于村域的南部、新景北路西侧,用地面积为6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28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位于申嘉湖高速公路南、莲花迳自然村落的西侧,用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各项文体设施较完善,建有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等群众活动场所,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目前村内有一个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为80%,合作医疗参保率97%,学龄入学率100%。五、人文景观资源展幸村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村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往遗址”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莲花禅寺”。大往遗址位于莲花泾自然村,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显示,大往遗址具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四个时期文化层,说明距今6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8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现状综合评价1、村庄建设所取得的成就(1)现状自然村落大多沿河呈带状或团状集中分布,保持了江南水乡传统的择水而居的聚集形态。(2),村民出行方便。(3)已建立村内垃圾收集系统及保洁制度,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其中垃圾收集转运站2个。(4)村内电话、有线电视、自来水、合作医疗、卫生厕所普及率较高。(5)村内已通城乡公交,设有2个公交停靠站。2、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规划滞后由于经济发展,村民收入提高,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要求新建、翻建住宅,但是缺乏村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