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研究.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20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冯可心摘要:本文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阐述,运用FATF新标准对我国新出台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进行了有效性评估,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对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进行了有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情报;成本收益;有效性;当前反洗钱工作已站在维护和服务于国家安全、金融安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外交战略的高度。可疑交易报告是我国金融情报的核心,也是反洗钱工作的核心,可疑交易报告的有效性是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的核心体现,而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有效性。一、我国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实施情况(-)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变迁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自2003年开始陆续出台,经历了不断完善和修订的过程。2016年12月28口《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3号令”)的正式发布,以及2017年系列3号令配套实施文件的陆续出台(详见表1),明确了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新要求,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有效性,有助于预防、遏制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有助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有助于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表1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一览表 下载原表(二)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实施情况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数量与我国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变迁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详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次制度的出台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的影响较大。随着2012年37家法人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综合试点工作的开展,可疑交易报告总数出现逐年大幅下降,而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和移送的可疑交易线索则呈逐年大幅增加的态势,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得到大幅捉升,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可疑交易报告总量仍然过大,金融机构报送的防御性报告仍然过多,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不高,使有价值的情报信息淹没在大量的无效数据中,稀释了情报信息价值。图1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历年走势图 下载原图数据来源:历年《中国反洗钱报告》二、基于FATF新标准对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的评估检验为检验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即2016年底出台的3号令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检验方式是运用2012年FATF的新标准对3号令进行有效性评估,因为该套标准是FATF第四轮有效性互评估的依据,其评估的就是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经比照2012年2月FATF讨论通过的新的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活动40项建议,对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在制度层而上进行有效性评估,评估结论是3号令在制度层面是有效的(详见表2)o表2基于FATF新标准对3号令有效性的评估检验下载原表三、基于成本一收益视觉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效性分析(-)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可疑交易报告的总收益、总成本反洗钱工作的日的归根到底是为了预防和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可疑交易报告工作,因此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是反洗钱工作的核心,无论是监管部门的反洗钱监管、反洗钱行政调查、反洗钱监测分析和其他工作,还是金融机构履行各项反洗钱义务职责,其根本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可疑交易报告即金融情报服务的,居于这一点来看,反洗钱在国家层面上的总收益可以在宏观层面刻画成可疑交易报告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的总和,需要说明的是可疑交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