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教学剖析新生研讨课(Freshmanseminar)是一种针对大学新生开设小班专题研讨课,通过师生互动研讨,激发学生剖析热情,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剖析、多交流,培养创新精神[1]。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从2003年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作为改善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重要途径,受到众多学生欢迎。如何让新生形成良好自主、剖析式学习习惯,了解所学专业,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为此开设了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一、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开设必要性上海海洋大学坚持“勤朴忠实”校训精神,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内涵建设发展之路。在海洋学科建设发展中,学校围绕“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这条主线,秉承特色,聚焦海洋生物与环境、渔业海洋学、海洋信息工程、极地海洋生物学、海洋经济管理五大领域,积极发展深渊海洋学,以国家、地方战略需求与人才队伍建设为导向,努力实现高水平特色海洋大学内涵转型。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担负起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海洋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重任。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主要以我校正在研制全海深作业科研调查装备,通过教师主导及与科学专家零距离接触,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深渊科学内涵以激发他们剖析海洋兴趣;了解深海装备发展历程与应用,装备组成、原理,以及涉及机械、电信、船舶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全海深耐压结构与密封、系统集成与优化、微细光缆布放与存储、微浮力调节、无动力下潜与上浮、自动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对学科专业认知能力与剖析型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彰显教育内在逻辑要求[2,3]。二、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教学内容与实践研讨课《走进深渊》初步形成以下5个模块。模块1:揭秘深渊。让学生剖析深渊概念、深渊探测基本原理与过程(马里亚纳海沟探测)、海洋底层地图发展、深渊生物、深渊地质等。模块2:剖析深渊。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在剖析深渊科学所做努力,水下运载器研制,科学家如何驾驶载人潜水器开展水下作业,科学家剖析与奉献精神,感受11000米深水压有多可怕及对深海装备设计带来挑战。模块3:走进深渊。让学生了解我国填补深渊科学重要性,剖析深渊基本装备配置以及它们各自作用,发挥学生创造力。模块4:挑战深渊。让学生感受从想法提案、市场调研、总体设计、分工细化、技术攻关、模块调试、总装调试、水池实验与海试等整个产品研制周期,让学生了解海洋装备研制所涉及耐压结构与密封、系统集成与优化、微细光缆布放与存储、微浮力调节、无动力下潜与上浮、自动导航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尤其通过集机械、电信、船舶等一体海洋装备让同学们明确学科专业是相互联系,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开设课程目认识,同时更深刻感受团队合作重要性。模块5:遨游深渊。由学生根据上述模块研讨内容,自主凝练研讨主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剖析激情,培养创新精神。围绕上述5个模块,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采取教师引导、专家授课、学生主题演讲讨论、研发基地实践等方式开展研讨性学习。本课程共计16学时,实践过程设计如表1。三、新生研讨课《走进深渊》教学组织方法 ,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如何使新生热爱学校、认识专业,坚定学习信心,改变以往接受式、被动式学习习惯与方法,引导新生自主剖析知识,形成良好剖析型学习氛围;教师与顾问团队人员精心设计吸引学生眼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