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今天是个好日子
图/Fotoe
正日子、憋性、抓福钱、坐福、给婆婆簪花等环节都是东北汉族婚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正日子”,简直就是一个标签,看到它,人们就会说:东北人的大喜日子啊!
跃出地平线的太阳,给刚从睡梦中苏醒的村庄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金色在早起的人们脸上跳动,描绘出幸福的形状。
今天,是新郎李大勇和新娘刘芳菲的“正日子”。
婚礼的当天,东北人习惯叫作“正日子”。听着这“正日子”三字,聪明的你一定就会想到,那还有另外一个非正日子的日子吧!就是啦!这“正口子”通常都是由男方家定下的,那个非正式日子则是由女方家定的,名为“待客日”。这待客日的时间总是要早上正日子三到四天的时间。
待客日那天,新郎要一整天地呆在新娘家,陪同新娘家的亲朋好友一起玩闹,当然了,新娘的父母要在当天摆好酒席,招待所有的来宾,此时的新娘就算是先行地嫁了一把。新郎穿上漂亮的礼服,为前来祝贺的每一位客人敬酒、收女方家属所授的彩礼钱。整个过程有司仪、有主持人、有嘉宾代表讲话。等到一天忙忙乎乎地过去,新郎也要离开心爱的人回到自己的家去了。这一别可就要等到结婚的当天才可以见了,这中间的时间两人是不能见面的。
经过短暂却漫长的三四天后,新郎终于可以去迎娶那个她了。
从清晨开始,新郎家门前便鼓乐喧天,大门上张贴着大红喜联,室内外门窗、家具上都贴着红艳艳的“喜”字。大门外早摆好了以“88”、 “99”为造型的烟花爆竹。迎亲喜车也被装扮一新,挡风玻璃窗上粘贴着惹眼的“喜”字,车门两旁悬挂着红气球,车身堆满鲜花。这一切,都是对这美好一天的庆贺。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喜庆的气息也一波高过一波。
“正日子”里最重要的时刻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了。
新郎李大勇家此刻正做着出发前最后的准备:由15名亲戚朋友组成的迎亲队伍(娶亲队伍的人数是有规定的,必须是单数,这样娶回新娘就成个双数,且其中不许有新郎的父母),听着家里老人的最后叮嘱,清点着要带的礼物,一遍又一遍,生怕有所遗漏。迎亲队伍中最可爱的是那小“金童”和小“玉女”,身上簇新的红衣,把他们的脸蛋映衬得红彤彤的,可爱极了。他们脸上写满了骄傲,也许是觉得身份比其他的小朋友特殊吧。
高高大大的新郎一路疾走,大家不停地打趣他说:还没娶到媳妇就快忘记爹娘了,这么着急着往岳父家去?
新郎的心里满是期待,谁知在新娘家门口竟吃了一个闭门羹。
新娘家的亲属们在门的里面紧紧地把门拽住,不让新郎进来。新郎无奈,只得把好话讲了又讲,红包递了一个又一个,一遍又一遍地在门外大声地喊: “爸,开门;妈,开门。”原来这也是东北婚礼中必有的一道程序,叫“憋性子”。这样一闹,把婚礼的喜庆气氛推到了沸点,也拉开了新婚热闹气氛的序幕。看到新郎的诚意,岳母把门打开了,新郎忙给岳父、岳母鞠躬施礼,并递上礼物。岳父母马上拿出一个大大的改口红包递给女婿。他们有说有笑地朝屋内走去,真的就是一家人了呢。
此刻,新娘已经基本打扮齐整了,正在自家那铺着崭新棉被的床上“坐福”呢。在东北, “坐福”是对未来日子的一种祈求,祈求新娘结婚后还能像结婚前那样,稳坐在福堆里。
新郎捧着要送给新娘的19朵玫瑰花进了屋,此时才有意思呢,因为有一讲,新郎和新娘谁要是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