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海尔砸冰箱事件修订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5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尔砸冰箱事件修订稿.docx

上传人:井平 2021/6/26 文件大小:5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尔砸冰箱事件修订稿.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WEIHUA1688】
海尔砸冰箱事件
85年海尔“砸冰箱”事件
1984年以前,青岛电冰箱总厂主要生产单缸洗衣机,那时候是按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对分类的。原因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物品缺乏造成市场非常好,只要产品还能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送出厂门,而且绝对有市场,绝对卖得掉。就是连等外品都能够销售得出去。实在卖不了的产品,就分配给一些员工自用,或者送货上门半价卖掉。1984年末张瑞敏到厂以后,他们班上班后反复给大家上质量课,学习日本质量管理知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应该说,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员工往往容易学会,但是,大家质量意识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因为,在员工的头脑里整天是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的,固有的
产品质量观念很难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
1985年4月,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投诉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于是,
张瑞敏到工厂仓库里去,把400多台冰箱,全部做了检查之后,发现有76台冰箱不
合格。为此,恼火的张瑞敏很找到检查部问道,你们看看这批冰箱怎么处理他们说
既然已经这样,就内部处理了算了。因为以前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这么办的,加之当时
大多员工家里边都没有冰箱,即使有一些质量上的问题也不是不能用呀。张瑞敏说,
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说还允许以后再生产这样的不合格冰箱。就这么办吧,你们检查
部门搞一个劣质工作、劣质产品展览会。于是,他们就搞了两个大展室,在展室里面
摆放上那些劣质零部件和劣质的76台冰箱,通知全厂职工都来参观。员工们参观完
以后,张瑞敏把生产这些冰箱的责任者和中层领导留下,就问他们,你们看怎么办
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都是说最后处理了算了。但是,张瑞敏却坚持说:
这些冰箱必须就地销毁。他顺手拿了一把大锤,照着一只冰箱,咣咣就砸了过去,把
这台冰箱砸的稀吧烂,然后把大锤交给了责任者,转眼之间,把76台冰箱全都销毁
了。当时,在场的人一个一个的都眼里流泪了。虽然一台冰箱当时才800多元钱,但
是,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块钱,一台冰箱是他们两年的工资呀。张瑞敏说:从
现在开始,我们要确立质量方面的一种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以后我们的
产品不能再一、二、三等品、等外品的分类了。我们的产品就分合格品、非合格产品。
市场只有合格品,非合格品就不能进入市场,要再进入市场,就追究生产者的责任。
他还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以后谁再生产了这样的冰箱,责任
由自己负。
由此,大家开始明白,海尔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