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pdf

格式:pdf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pdf

上传人:phl0420371 2016/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苏建伟企业法律顾问法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上汽集团培训中心 2008-5-2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读与解读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愿我们的共识强大您的事业祝各位领导、 HR 经理更卓越! 1 1 第一部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重点条款解读 2 2 第二部分: 3 3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典型劳动争议与处理技巧典型劳动争议与处理技巧本次培训主要研修内容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与技巧 4 4 第四部分:新法重点条款解读及风险防范??众说纷纭,各方博弈没有一部新法律像将要实行的《劳动合同法》一样,在法律实施之前就引起市场巨大的反响,并引发了超过数十万人命运改变的躁动和各种媒体的争论,就连与全国人民财产权利密切相关的《物权法》都没有对社会和市场产生过如此范围的震动。 2 众说纷纭,各方博弈好的法律一定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法律, 否则一定会出现大量的法律博弈的现象与维护成本。只有这部法律为各方都能自愿的维护与执行,没有强烈的对抗性时,这部法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发展。??新法必将促使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掌握更高的管理技术、面临更多的人事风险。所有风险的形成的原因,是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与新《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新《劳动合同法》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宪法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劳动立法比较按 80% 工资发给享受生育保险产假工资 10 周产假统一产假为 90 天加计划生育另有产前假,哺乳假规定产假有协定按协定(不少于 7 天) 无协定按一个月计 30 天提前通知月薪× 2/3 ×年资月薪×年资经济补偿与平时工资类似加点 150% 的工资报酬加班 200% 的工资报酬节假日加班 300% 的工资报酬加班工资 12 日 11 日节假日每周 1 天每周 2 天公休假日每周 44 小时每周 40 小时标准工时香港大陆内容 3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重点条款解读重点条款解读(2007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一、突出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为尽量把争议解决在基层,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成本,新法将调解单列一章。特别是规定对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这是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回工资报酬等经济待遇的一条快捷途径。二、减轻了当事人经济负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由此而带来的两个新问题: 1、泛讼与恶讼; 2、劳动仲裁委的不作为三、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根据现行规定,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如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法定程序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三十日。为提高效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缩短了仲裁审理时限,规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不得超过十五日。 4 四、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 1、《劳动法》将仲裁申请的期限限定为 60 日,其目的本是为了尽快来解决劳动争议,但在实践中,却往往由于时效太短,一些劳动者因为超过时效期间丧失了获得法律救济的机会,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对次,新法将仲裁时效由“ 60日”延长到了“一年”,并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如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其仲裁时效不受“一年”的限制。也就是说,从 2008 年 5 月 1 日起,如果在双方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即使超过了一年,劳动者仍然可以就追索劳动报酬申请劳动仲裁。不过,如果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双方的劳动关系在此前已经终止的,该申请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四、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四、延长了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五、部分案件实行一裁终局 1、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通常被简称为“协商、调解、一裁、两审”,如果全部流程走下来,几乎要花费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