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8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雄 2021/9/25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三维目标:
1•认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 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 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人物形象,体味作者 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赏析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凝 重的家国情怀。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品味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杜甫沉郁顿挫 的艺术特点。
三、 教学方法:
引导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两茫茫。”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放眼 远眺,无尽的愁思涌上心头,他怀念挚友,也感伤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的高塔,极目远眺,高瞻远瞩,不怕 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体现了他远大的人生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 洁情操;而伟大的诗圣杜甫登高,又看到了什么景象,抒发一种什么情感 呢?
二、 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回答。
此诗是作者于公元767年,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所写,这是一个 什么年代?杜甫生于712年,死于770年,此时已然到了什么年龄?
(明确:杜甫身逢乱世,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 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结束于公元763年, 此诗写于767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之后,叛乱虽然平定,但地方
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杜甫继续着“漂泊 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 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等相继辞世,所 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3年后杜甫病死在出蜀途中。)
三、诗歌鉴赏
初读一一正其音
提示: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
首联: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要读得气势开阔颈联,有包容宇宙之意。“木” “江”二字 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 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
颈联: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 “常”, 描绘长年飘泊之苦;“病” “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 调沉重,宜缓缓读出。
尾联: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含无限凄凉于言外,让听者仔细体味 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再读一一绘其景
请用3——4分钟时间用尽量优美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描绘的景色? 诗人笔下的景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奠定了全诗怎样的感情基 调?
(请三位同学,每人二句)
明确: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 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秋江景物凄清、萧条、肃杀。奠定了诗歌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风急一一凄寒 天高一一辽远/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鸟飞回一一天空盘旋,不知所归。”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落木一一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 短暂之感。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无边、不尽一一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