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pdf.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pdf.pdf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6/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朱?力??摘?要?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居民的融合,是城市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民在与农民工的互动交往中,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磨擦性互动,制度性歧视是主要的原因,但也有因农民工的活动条件与自身素质的限制而引起的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逐步地削弱制度性歧视的政策,使农民工成为一个既有保护又有约束的社会群体,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关键词?农民工?市民?群体性偏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6-0048-06 ??Thefuseofpeasantworkersandcityresidentsisanimportantfactorforstabilityoftheorderof ? ,institutionaldiscriminationismaincause,butpeasantworkers ? stitutionaldiscriminationgradually,itisgoaltomakepeasantworkersasocialgroupbothprotected andconfined. ??国外历史上,通常大规模的移民会引起移民与移入地国家和地区居民的磨擦、冲突。我国的民工潮引发了与国外移民遇到的类似问题,即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磨擦性互动问题。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摩擦性互动实录??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居民的融合,是城市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997年零点调查集团对京沪穗汉4城市各255户居民入户面访,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正负感受之比为 :,正面感受居于优势。%的人有讨厌、看不起的感觉!。该集团在持续3年对京沪汉等地外来人口的调查,发现有18%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感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歧视,45%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感到有时会受到歧视或会受到某些城里人的歧视,有2/3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表示他们不敢也不愿与城里人交朋友。[1] 对农民工在城市的适应问题,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分别于 1998年暑假、1999年寒假和暑假作了专题调查,采取标准化访谈的形式,总共收集到农民工个案资料315个。这些个案说明了农民工在与市民的互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障碍。有67%的农民工谈到了在与城市人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令农民工感到疏离的社会气氛???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个案1]陈明亮,男,20岁,湖南人,现在苏州郊区某木料加工厂打工。大城市里的人特别瞧不起外地来的打工人员,在他们看来,我们生来就跟做坏事联系在一起。我们很想同这里的居民保持良好关系,谁也不想总在一个被别人瞧不起的环境中生活。就像苏州人,有些叫法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管是北方来的民工,还是南方来的民工,都管 48 叫江北人!,而湖南不是在苏州南边吗?这个称呼就代表着一种低下的社会地位吧!只要我们一开口,外地口音一出来,这里人就会露出不屑的神情,为这,我们有些人就学当地口音,想做个真正的当地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