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doc

上传人:yjjg0025 2021/10/2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社会教育是教幼儿做人的教育, 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 也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 在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 关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容、适宜的方式, 对儿童进行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培养, 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活动一: 无声的爱( 大班)
  活动目标
  1. 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 学****简单的手语。
  2. 引导幼儿平等地看待聋哑人, 激发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1. 游戏: 教师做手语, 请幼儿猜。
  2. 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势来表达( 请个别幼儿展示) 。
  3. 提问: 你们知道, 生活中什么人主要依靠手语来和别人交流?
  4. 观看关于聋哑学生学****的课件。
  提问: 画面中的学生在干什么? 你们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吗? 为什么? 他们用什么方式和老师、同学交流?
  5. 教师小结。
  6. 学****简单的手语: 你好、早上好、我爱你、谢谢等。
  7. 用学到的手语和客人、老师交流。
  8. 看课件, 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的生活, 激发幼儿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9. 提问: 社会上这么多善良的人都在关心聋哑人, 那我们小朋友想怎样关心他们呢?
  10.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手工活动表现出来。
  为什么要选择“无声的爱”这一活动主题, 教师在文本设计和课后反思中谈到, 现在的教育对象都是独生子女, 在他们成长过程中, 总是过多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关爱, 却缺乏对他人关爱的体验。而在一个和谐社会里, 需要每个人在接受关爱的同时, 更应关爱身边的人。因此, 教师试图从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入手, 通过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 激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平等地看待聋哑人。
  应该说这个立意是好的, 出发点也没错, 但问题是,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内容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 这个问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对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的了解, 笔者发现, 整个教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自己
“想”出来的。即该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 而不是幼儿的问题。
  首先, 从幼儿的学****来看, 以聋哑人为切入点教幼儿学会关爱, 学会关心, 既不符合幼儿的需要,也未能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其一, 聋哑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相去甚远,幼儿很少有机会接触他们。倡导一个弱势群体去关心另一个弱势群体其实是***对幼儿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厢情愿地赋予幼儿过高的道德期望,而忽视了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其二, 就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而言, 他们几乎没有与聋哑人亲密接触的机会, 缺乏相关经验。而且, 笔者通过对该班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 这个主题也不在幼儿的兴趣范围之内。对于这样一个幼儿既没有相关经验又没有多少兴趣的主题来说, 教师即便是用尽了心思, 拼命地引导他们去学****其结果又会怎样呢?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门关于人和社会、文化的课程, 离开了社会现实, 离开了幼儿熟悉的社会生活, 远离了幼儿已有经验, 这一课程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1] 大量事实表明, 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并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非常有限,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