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春夜喜雨》课堂实录
师: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这个“杜”是谁呢?
生:(齐答)杜甫。
师: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以前曾学过他的什么诗?
生:学过他的《绝句》。
师:你能背背这首诗吗?
生:(大声而流利地背诵《绝句》)
师:背得真流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春夜喜雨》。
师:要学其诗,先知其人。让我们走近杜甫,初步了解其人其诗。 谁来介绍一下杜甫。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时一定要多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韵味,并根据注释,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自由朗读,并根据注释自学) (出示全诗)
师:这是一首五言侓诗,可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诗?
生:(高声朗读)
师:声音响亮,读出了节奏,有自己的韵味,非常好!但是有一个字音没有读准,谁听出来了?
生:“花重锦官城”中的“重”字读错了,应该读“zhònɡ”。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然后选择正确的读音。
生:(认真看注释)
师:知道应该读什么音了吗?
生:(齐答)应该读“zhònɡ”。
师:非常正确!谁再来读一读?
生:(大声朗读)
师:达到了老师提出的读书要求,真棒!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生:(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看诗题,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生:喜。
师:诗人因何而喜?
生:因这场春雨而喜。
(板书:雨)
师:那春雨有何令人欣喜之处呢?
生:春雨能滋润大地。
生:春雨能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生:春雨过后,我们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其实,雨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自然之景,本来无所谓喜与不喜,可进入诗中就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依托。因此,同是写雨,作者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出示杜牧的《清明》)
师: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诗人很悲伤。
师:那么,我们可以说诗人因雨而悲。
师:那杜甫为何因雨而喜呢?当时,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定居,过上安稳的日子,他能不喜吗?
生:不能!。
师:是的,他喜!看到绵绵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他能不喜吗?
生:不能!
师:他更喜!如果说前者是小“喜”,那后者就是大“喜”!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吧。
生:(全班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明其意,知其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其字,悟其境。
(出示一、二两句)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诗?
生:(朗读一、二两句)
师:同学们,诗中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生:好。
(板书:好)
师:春雨好在什么地方?
生:它好像知道春天来了一样。
师:能用诗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它知时节。
(板书:知时节)
师:雨本无知,作者却说它“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