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近代史历史故事作业参考.doc

格式:doc   大小:1,40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代史历史故事作业参考.doc

上传人:回忆笑一笑 2022/1/11 文件大小:1.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代史历史故事作业参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 9
我来说故事
————之子洲县的历史故事
学号: 100305125
姓名:王 巧 娜
3 / 9
故事一:子洲县导,加快了陕北党、团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使陕北的革命力量从敌人严重破坏下迅速发展起来,有力地推进了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为后来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故事三:周恩来在周家圪崂认自家人
1947年4月,国民党长官胡宗南率领几十万大军,大肆进攻陕北,妄图一举消灭在陕北延安的党中央和毛主席。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与胡宗南部队进行周旋。4月5日,周恩来副主席从河东返回绥德,在绥德专员杨和廷的陪同下,一行7人沿大理河川而上,6日来到双湖峪,听取了杨专员和子洲县委负责人的汇报,即日晚,周恩来副主席到达周家硷镇,住在周家圪崂村周义祖家。周恩来刚住下,就马上招集周家硷区委负责同志开会,传达党中央的指示,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同时要求区委尽快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
3 / 9
认真搞好党组织工作。当时,周家硷镇区长万金新接待了周恩来,区委干部周巨成请来周献祖给周恩来做吃了一顿饭,这顿饭菜是周硷的果馅、绿豆米汤、羊肉炒细粉。周恩来吃过饭后,夸赞这饭菜很不错,挺有风味。晚上休息前,周恩来同主人闲谈时,得知该村的人都姓周时,周恩来十分感激而风趣地说:“我也姓周,咱们是一家人嘛,今天我总算是回到家里啦!”
第二天佛晚,东方刚亮起,周恩来率队伍便向西挺进了。之后,到青阳岔与毛泽东主席会合。
所以,至今,在周家硷镇流传着周恩来在周家圪崂认自家人的故事。
故事四:十里盐湾
这里有我国现存最原始、最独特的制盐工艺,曾在陕北历史上声名显赫。伟人毛泽东曾说过“宁失延安、不丢十里盐湾”……
在西北黄土高原,有条蜿蜒的小理河,坐落在河岸边的薛家崖、闫家沟到马蹄沟之间正好十里路程,因盛产食盐,被这里的人称为十里盐湾。小理河河床下数十丈深的岩层中,流淌着盐湾百姓赖以生存的一股股盐脉,盐湾人世代在这里凿井、取卤、熬盐,繁衍生息。
每年过完正月,一直到年底的冬月这段时间是盐农们最忙碌的日子。随着春天的到来,盐农们翻开被冰雪困了一冬的盐土,在温暖太阳的照射下,盐土变得松散、细腻、黝黑。盐农们又从深井提出卤盐水,洒在经过平整后平坦的盐田上,慢慢蒸发水分。撒盐水、整盐滩、刮盐土、收盐滩、淋盐水、入锅熬制等十几道工序是盐农们年复一年繁重的劳作。盐工每天要从几十丈深的盐井中,一桶一桶用木辘轳将卤水绞起,肩挑100多斤重、盛满卤水的木桶,在盐井、盐田间穿一二百个来回,还要奋力将每桶卤水均匀地抛洒出去。每年7、8月的三伏天是盐农们备受煎熬的日子,外面骄阳似火,内架几十口大锅的盐窑更是如同炼狱。
  每天鸡叫三遍下盐田,到晚上八九点上足煤回家,盐农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盐农们的腰弯了、腿圈了。黄土高原的百姓盼下雨,下雨他们就有收获,盐农们则不然,盼天旱,喜欢太阳,特别喜欢三伏天正午的太阳,此时撒出的盐水蒸发快,收获大,因此他们的皮肤比农民更黝黑。
  老人说:“这里的制盐自宋代前就有了,先人们从石崖边发现了从石隙中渗出的咸水和湿盐土,这种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