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风蛊卦详解
蛊卦第十八(下巽风上艮山——山风蛊卦)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1、蛊卦象征拯弊治乱,除旧布新之意。当事弊物乱之时,当全心全力的予以拯治,则事物当大为亨通。故其利于涉四,体离。至五成乾,乾三爻在后,故“后甲三日”。无妄,时也。易出震,消息历乾坤象。乾为始,坤为终,故“终则有始”。乾为天。震为行,故“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 君子以振民育德。
1、大象传曰:蛊卦下巽风、上艮山,有山下有风之象。天下有事,则应移风易俗,振起民心,犹如山下有风,风遇山则回旋飞扬,万物振动,万象更新,故为有事而须加拯治之意。
2、李简曰:山下有风,振物之象。蛊之时,民德败矣,败而育之,必振动之,使离其故习,犹风之挠物,适所以养之也。
3、君子者观察蛊卦山下有风,风散万物,万象更新之象,悟知当先提振百姓之精神,培育其道德修养,始能拯治弊乱。
4、何楷曰:蛊之时,百废未举,而独先民德,圣人之施为气象可见矣。
5、马振彪曰:蛊象之成,实由于人民不振,民德不明,欲新其民而振作之,当先重德育,使人皆各明其德,乃可新民。以此知康诰言作新民,即治其国民之蛊。放勋言,劳来匡直辅翼之,使自得之,即育德之事;又从而振得之,即振民之事。
6、何妥曰:山者高而静,风者宣而疾,有似君处上而安静,臣在下而行令也。
君子以振民育德。
7、虞翻曰:君子,谓泰乾也。坤为民。初上抚坤,故“振民”。乾称德,体大畜,须养,故以“育德”也。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1、初六柔处卑下,能匡正尊上之弊病,犹如家中有善继家业的儿子,能谏诤、匡正父亲之过错,则其父必无咎害,虽或有危厉,终将获吉。◎干,匡正也。
◎有子,谓有提诤言或善继家业之子。 ◎考,父殁曰考,或有生亦称考。
2、李光曰:天下蛊坏,非得善继之子,不足以振起之。宣王承厉王,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可谓有子矣。中兴之业,难以尽付之大臣,蛊卦特称父子者以此。
3、苏轼曰:器久不用而虫生谓之蛊,人久宴溺而疾生谓之蛊,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谓之蛊。蛊之灾非一日之故也,必世而后见,故爻皆以父子言之。
4、象传曰:初六能匡正尊上之弊病、过错者,其意乃欲使贤善之德,能归之于其尊上。
5、杨启新曰:承考者,圣人以子之贤善,归之于父。
7、马振彪曰:干为父,坤为母,人处其中,干父母之蛊,即可推其道以干天地中之蛊,即所以弥天地也之缺憾。尽孝于父母,实尽孝于天地。
8、虞翻曰:干,正。蛊,事也。泰乾为父,坤为事。故“干父之蛊”。初上易位,艮为子,父死大过称考,故“有子考”。变而得正,故“无咎。厉,终吉”也。(位阳令首,父之事也;爻阴柔顺,子之质也。)
9、王弼曰:干事之首,时有损益,不可尽承,故意承而已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1、九二阳处阴位,上应六五阴柔居尊,有刚而能柔之象,又其处内卦、居中位,犹如能以逊顺之道匡正母过。乃知母之过,不可以正道匡拂之,当其不从时,则应委屈权变,守正待时,委婉以劝正之。
2、王弼曰:九二居于内中,宜干母事,故曰干母之蛊也。妇人之性难以全正,宜屈己刚,既干且顺,故曰不可贞也。
3、刘沅曰:六五阴柔处尊,母象。九二刚而处柔,上应六五,有子干母蛊象。正之则伤爱,不正则伤义,此干蛊之尤难者,故不可以贞自恃,当巽以成之。
4、象传曰:六二之匡正母过者,乃以其能委屈权变,守正待时,委婉以劝,而得其适中之道。
5、马振彪曰:干母之蛊必如何而后能得中道,乃谓其不可贞也,盖其操心危、虑患深,故达。
6、马其昶曰:父母,乾坤也,乾坤变而蛊,则六爻皆干蛊之子,无为父为母者。
7、虞翻曰:应在五。泰坤为母,故干母之蛊。失位。故“不可贞”。变而得正,故贞而“得中道也”。(位阴居内,母之象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1、九三阳刚得正,能匡正其父之不义,惟其上无应与,故虽内心稍有遗憾,然其意在成全尊亲之美,故无大咎害。
2、王弼曰:九三以刚干事而无其应,故有悔也。履得其位,以正干父,虽小有悔,终无大咎矣。
3、刘沅曰:悔以心言,咎以理言。九三阳刚之才,能干父蛊者,第过刚自用不免小有悔,而意主干蛊,无大咎也。圣人教人,欲并其小悔而亦无之,人子以成亲之美为孝,故许其终无咎,以为天下劝也。
4、象传曰:九三能匡正其父之不义者,其志乃在成全父亲之美,以阳刚得正之质,能坚持至终,终而复始,故将无所咎害。
5、马其昶曰:终无咎者,谓能终乃无咎也,所谓终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