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同学——你了解自己吗?
首先,我想请同学们就两个问题给自己打分
1、我在多大的程度上了解自己,0—10分,满分为10分
2、我在多大的程度上接受自己并喜欢自己,0—10分,满分和欣赏
悦纳自我——
愉快感和满足感;
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
平静而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得失,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充分认识到成功不是永恒的,失败也只是暂时的;
树立远大理想,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克服消极情绪;
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也不以消极回避漠视自己的现实,更不易怨恨、自责以至厌恶来否定自己。
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悦纳与欣赏并不等于连自己的缺点也要看成优点,只是说对自己的优点要欣赏,缺点要理解,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知道这是每个人都难以完全避免的。
要看到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改正
要有一个适当宽容但不纵容的心态。
了解后重在接纳和欣赏
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了解自我优点,增进自我肯定
两人一组,每个人写出自己及另一个人各3个很不错的地方。包括任何方面。
和另一个人分享所写的内容。
看看自我认知是否准确?
看看自己的优点是不是增多了?
保存纸条,每天看一遍,心情沮丧的时候拿出来看……
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理念:
认知失调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常常因为作了一件和自己习惯的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
人类行为的一个最有力的决定因素——源于我们希望自己维护一个稳定的、正面的自我形象的需要。
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认知失调与决策
决策的永久性:
决定越重要,造成的失调越大——研究发现,对赛马场排队投注的人而言,已经确定赌注的人,比未投注者对自己所选马匹获胜的几率更为肯定。
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扭曲好恶——决策后失调
决策后失调是一个人在作了决定之后所产生的失调。
消除:提高被选择对象的吸引力,同时降低被拒绝对象的价值。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考试作弊后,人们会努力使自己相信,如果有机会的话,每个人都会作弊。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为付出的努力寻找理由——对于个体努力追求来的事物,人们倾向于提高自己对它的喜欢程度。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
理论: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马斯洛:健康的个体接受自己和自己的本性,也能接受与理想自我的不符之处。
Jahoda:心理健康这是那些能真实认识自我,不歪曲自己的知觉来迎合自己愿望的人。
问题:正确认识自我是否必要?人们一定要了解自己才会健康吗?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自我评价中的正向偏差
对100万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70%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处中上水平;60%认为自己的运动能力处中上水平;85%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处于中上水平。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道德、能力更强,未来更幸福。
(对自己的未来判断正确吗?)(正确认识自我才健康吗?)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积极错觉与心理健康
许多心理健康者都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心理健康与过度积极的自我认识有联系。
幸福的人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很高的个人控制感,能积极地看待未来。
认为自己能力强,对成功有更高期望的人通常在工作中表现更为出色。(班杜拉1989)(生活定向测验)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第三十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自我效能感、自尊、自卑
自我效能感——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景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由班杜拉提出。
班杜拉认为:个体在社会工作成果上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差别造成的。
真正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因素就在于自我效能预期的程度。
A同学——对自己比较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够做得好,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打退堂鼓,而是想方设法坚持把工作做好。
B同学——对自己没有太多的信心,一旦出现问题或困难,就认为是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不适合做这方面的事情,很轻易就放弃了。
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九页哦
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
过去的经验。 如以前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并效果很好,就会提升自己的效能感。
与他人的比较。 如你认为某个同学与你的能力、水平相差不大,他能做到的事情即使你没有做过,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
他人的说服。 生活中的重要信息来源的意见对你的自我效能会有重要影响,如领导的支持、老师的表扬、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智力测验的结果、专家的意见。
情绪状态。 如处于比较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