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牵动我心的声音记叙文
牵动我心的声音记叙文1
坐在电脑前看着让我内心热血沸腾的动漫,隐约听见什么东西在拼命叫喊,不,更像是婴儿哭喊的声音。想到这里感觉那声音钻进了我的耳朵,扎得我心里一颤。身上的汗毛全体起立。
音就如潮涌起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愈来愈响,愈加猛烈,但不过一会儿又归于平静,以待下一波的到来。
静静地听。当那声音完全归于平静时,感觉我的心也像是经过波澜,重新平静下来。一次次的平静过后,我的烦躁像是被冲刷干净了,情绪也慢慢平复下来。脑海里渐渐浮出了许多事情,一条行文的线索渐渐清晰。
待我荧屏上的文字已打满了整个页面,我开始仔细的听那令我放松下来的声音。不同的车发出的声音其实是不一样的。看那辆minicooper,它开过时的声音很轻,像是轻音乐的伴奏一般,虽然不引人注意,但是很“清新”。公交车开过,那有些沉重的身躯驶过,不仅伴着它与地面的摩擦之声,地面也有微微的震动,像一声轻轻的闷雷炸响。有些比较性急的公交司机,开得快些,那排气管喷气的声音也就夹杂着踩油门时发动机的轰鸣“唰”地在人们耳边掠过。这些伴奏,让远去时的平静更加宁静。汽车的轮胎沾着水,。碰到一个水洼,轮胎边就会炸开一圈水花,水花落地的声音也是很美妙的。
偶尔一声比较响的摩擦声独占鳌头,偶尔是千军万马争相奏鸣。那声音带着湿气,像是一壶清水,慢慢的将我的身心,带入宁静。
其实,仔细的聆听一下窗外,不乏一些净化心灵的声音。声音的美妙不在乎其音量,不在乎其名气,在于它对每一个人不同的心灵震撼。
牵动我心的声音记叙文4
盲人是最容易见到上帝的人。——题记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声音。有撕心裂肺的寻亲的声音;有绝望痛苦的求救声;有动听悦耳的乐曲声;但是,这些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有谁曾经说过,盲人是最容易见到上帝的人。其实仔细想想,说这句话的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很容易从聆听波利切的歌声中得出这种结论。波利切的嗓音,仿佛是从很遥远而又很近的地方飘出来的,很熟悉也很清明,不是炽热,不是寒冷,不是柔情,更不是坚韧和刚毅,而是温暖,散发着一种夕阳中圣殿的光芒。还有安详,那种柔柔的,但这点热气的暖风,可以透了你的毛孔,一直暖到你心坎里去。就像有一双上帝之手,托着你的心在抚慰。这对你的所有思绪都不重要,就这样一直沉浸,沉浸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这是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种感觉,竟然是一个盲人带来的。这位意大利歌手,在十二岁时就双目失明,在此以后,他一边唱歌,一边攻读学位。直到他三十岁取得法学博士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一辈子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唱歌了,然后他拜帕瓦罗蒂为师,向大师学习发声方法,直到登上歌坛的顶峰。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波利切选择歌唱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聆听了他的歌声,我丝毫不怀疑他是见过上帝的人,歌声如此安详、笃诚、平和,才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安宁和诚服,才有一种澄明的光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空前的喜悦——不是狂喜,是一种平和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来自外部的,而是从内心中生长出来的。在这种喜悦的力量中,波利切只要歌唱就足够了,满怀深情地歌唱,不需要思考。在歌唱中,波利切就是一台机器,一台由上苍制造的完美的发声机器,而他全部美妙的声音来自于上苍,一个完美的影子世界。
盲人是最容易见到上帝的人,因为他们不会被这个散着虚假光泽的表象世界所迷惑。他们可以一直内省自己,反观自己,见到自己心灵中的光。波利切的动人的歌声时时刻刻烙印在我的心里,他纯朴的歌声,每每忆起,总会牵动我的内心。
牵动我心的声音记叙文5
校园中响彻着许多声音,有下课的铃声,悦耳动听;有朗朗的书声,紧张有序;有嬉闹的声音,轻松愉快……而其中最牵动我心的声音,是陶老师批评我们的声音。
开学时,陶老师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十分温柔的,她个子小小的,看起来好像十分好说话。
可是过了一星期,陶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颠倒了。
早晨是用来早读的,同时也是同学们补作业的大好时机。一些丢三落四、粗心的同学,总会有一些作业落在学校中,于是便在早自修来补作业。
那天,几位同学正在埋头补作业,突然陶老师走了进来,一看见这个情景,眉头瞬间紧皱起来,大声呵斥道:“不是说了早上是用来早读的吗?你们却来补作业,真是太不像话了,还好是我看见了,不然班级又要扣分了,都给我站起来。”
补作业的几个同学缓缓地站了起来,个个红着脸低下头去,不敢抬头。而此时陶老师还是不罢休,继续批评着他们,那声音字字铿锵有力,如同鞭子抽打着同学们,让那几位同学羞愧万分。
陶老师是英语老师,英语自然是靠背的。但我十分讨厌这种烦人的背诵,因为背了很多单词很